18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区分有感知能力的生命体和无生命的物体。但随着机器人越来越先进,这些判断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是什么让婴儿认为机器人不仅仅是金属零件?事实证明,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人形外观——婴儿依靠社交互动来做出判断。
华盛顿大学学习与大脑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选取了64名18个月大的婴儿作为样本,并对他们进行了单独测试。实验中,婴儿坐在父母的腿上,面对一个遥控的人形机器人。研究人员之一的Rechele Brooks坐在机器人旁边。Brooks和机器人(由一名未露面的研究员远程控制)随后进行了一场90秒的短剧表演,Brooks像对待孩子一样与机器人互动,问道:“你的肚子在哪里?”“你的头在哪里?”机器人则会指向自己的不同部位。机器人还会模仿一些手臂动作,比如来回挥手。
观看短剧的婴儿们就像在“打乒乓球一样”来回看着机器人和Brooks,Brooks说道。短剧结束后,Brooks离开了房间,留下婴儿和机器人单独相处(好吧,还有婴儿的父母——这可能不是一个会揍人或捅人的机器人,但多加小心总是没错的)。机器人随后会发出哔哔声,稍微移动一下来吸引婴儿的注意,然后转向看一个附近的玩具。
在16例中的13例中,婴儿会跟随机器人的目光,这表明婴儿认为机器人是一个有感知能力的生命体,机器人看的东西对婴儿来说也可能很有趣。这个年龄段的婴儿会区分,比如,旋转椅子的移动和人的移动,并且只会跟随人。但是,通过跟随机器人的目光,研究表明婴儿已经认为机器人是一个有生命的人。
对照实验非常相似,只是省略了90秒的短剧。婴儿对机器人感到熟悉,但没有看到它与第三方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在16例中只有3例跟随了机器人的视线,这是一个足够大的差异,表明社交互动在婴儿决定将机器人视为生命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让婴儿决定某物是生命体的,不一定是该物体的外形与人的相似性。外表并非一切——婴儿识别出社交互动能力是人类的特质。可以说是“从娃娃嘴里说出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