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正试图冷冻果蝇,但这并非只是为了应对生物实验室夏日的无聊。他们试图在冷冻这些夏季害虫的同时保持其活性,以学习如何 控制生物体内的“恒温器”。如果他们能弄清楚如何培育耐寒的果蝇,那么他们应该也能做到同样的事情来培育人类细胞,这可能会延长捐赠人体器官的保质期。
果蝇(Drosophila)因其复杂的遗传系统而成为此类研究的理想选择,研究人员正试图弄清楚如何打开控制其对寒冷敏感性的遗传开关。答案存在于一种叫做 AMP 磷酸酶的酶中,这种酶是罗格斯大学肯顿分校的教授 Daniel Shain 在栖息于冰川的冰虫中发现的。这种关键酶可以调节冰虫的身体能量水平,使其不仅能够承受严酷的寒冷,而且能在其中茁壮成长。
培育抗寒果蝇需要更复杂的基因工程,但罗格斯大学肯顿分校的研究人员及其研究生和本科生正在观察从细菌到藻类等各种生物如何在寒冷气候中茁壮成长。如果这些生物可以做到,那么人类细胞也应该能够做到。
其理念是让体外的人类细胞能在冰上存活更长时间。目前,一个器官从体内取出后,最多只能维持 24 小时的活性。如果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转运或术前准备,器官可能就无法存活,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也可能无法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