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源模式已经彻底改变了从软件架构到农业,再到我们归档知识的方式,那么为什么它不能找到治疗疟疾的方法呢?这似乎是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决定开放其数据库中13,500种化学化合物的详细信息背后的逻辑,希望通过一个“开放实验室”能够找到治疗疟疾的方法。
伴随知识产权的是:800万美元用于启动“开放实验室”,招聘多达60名研究人员,他们将致力于疟疾治疗研究。通过将公司科学数据库的这一部分向广大研究界开放,并与疟疾药物倡议(Medicines for Malaria Venture)等组织合作,GSK希望研究人员能够集中精力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应对这种肆虐世界热带地区的蚊媒疾病。
当然,GSK将知识产权公开并非制药界的首次创举。热带病倡议(Tropical Disease Initiative)是热带疾病研究的开放存储库,而像OneWorld Health研究所(Institute for OneWorld Health)这样的其他组织则致力于连接资金、研究和来自不同来源的研究人员,以解决世界贫困地区紧迫的疾病问题。
但GSK的倡议独一无二,因为这是第一家公司将其自身专有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甚至还承诺资助致力于攻克特定疾病的研究人员。事实上,我们只是在随口说说,很难判断这究竟是纯粹的善举,还是GSK在转移对疟疾研究的注意力,同时在其内部追求更具盈利性的药物——或者可能兼而有之。
无论如何,拥有曾经被锁在GSK档案中的额外信息总是有益于科学界,而且GSK也不是简单地将信息丢给其他研究人员然后置之不理——该公司计划在其位于西班牙的特雷斯坎托斯(Tres Cantos)校区举办“开放实验室”。无论动机如何,我们都可以同意,集体推进疟疾研究是一件好事。据估计,疟疾每30秒钟就夺去一名儿童的生命,绝大多数死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落后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