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人类难以和解——地球上20万亿只蚂蚁也不轻易原谅。
蚂蚁主要依靠其高度发达的嗅觉来区分自己族群成员(即安全的蚂蚁)和其他外来蚁群的气味。例如,外出觅食时闻到熟悉的气味,可以帮助工蚁辨认附近哪些蚂蚁是来帮忙的,哪些可能是争夺相同资源的竞争对手。但德国弗莱堡大学进化生物学家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蚂蚁不仅仅是即时反应——它们会保留与邻近敌人敌对遭遇的记忆,并据此行事。

根据他们发表在《Current Biology》上的研究,科学家们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实验,以确定蚂蚁是否会记住与其他蚂蚁的不愉快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影响它们的关系。首先,他们将蚂蚁置于60秒的“见面礼”场景中:一种情况下,昆虫只是遇到了它们的同巢蚁;另一种情况涉及一群蚂蚁与“A巢”的攻击性蚂蚁互动,而最后一组则遇到了“B巢”的另一群敌对蚂蚁。然后,每组重复一次,连续五天。之后,科学家们研究了不同蚂蚁群体在遇到攻击性的A巢蚂蚁时,是如何做出反应的——无论是第一次遇到,再次遇到,还是与B巢蚂蚁相比。
进一步分析表明,蚂蚁对散发出过去与其它巢穴不良遭遇气味的蚂蚁更具敌意。然而,当它们再次遇到一个更温和的蚁群的蚂蚁时,这些昆虫则表现得更平静。
“我们常常认为昆虫就像预设程序的机器人,”研究助理兼论文合著者Volker Nehring在随附的声明中说。“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表明相反,蚂蚁也能从经验中学习,并且可以记仇。”
这些不受欢迎的遭遇不会演变成粗鲁的姿态或无礼的言语。蚂蚁之间的冲突涉及使用它们锋利的下颚,甚至可能让它们“嘴里留下坏味道”,字面意义上的。惹恼了它们,它们就会互相喷射蚁酸。虽然这对蚂蚁本身来说常常是致命的,但Nehring的团队确保在情况变得过于激烈之前就中断了战斗。(蚁酸即将喷出的一个明显迹象是蚂蚁膨大的末端节——称为“腹部”——会弯曲。)
在他们的研究中,Nehring及其同事得出结论,联想学习“在形成同巢和非同巢识别模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攻击性可以作为一种无条件刺激,可能与敌人的气味标签相关。“这种模板学习可以帮助解释同巢识别的不同变异模式,从烦人的邻居效应到特定任务和年龄的攻击性变异,”研究团队补充道。
研究人员还认为,这些结果表明蚂蚁能对巢外蚂蚁形成联想性的嗅觉分类,这可能有助于根据巢穴入侵者的不同来调整防御反应。展望未来,生物学家们希望深入研究蚂蚁的嗅觉感受器能根据这些互动在多大程度上进行适应,以探究这些知识是否能在更深层次上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