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种新的甲龙物种(Zuul crurivastator)的发现被公布时,它因与 1984 年经典电影《捉鬼敢死队》中的怪物 Zuul 相似而风靡全球的80年代电影迷。这种恐龙的名字意思是“Zuul,胫骨破坏者”,指的是它那长达 10 英尺的尾巴,很可能被用来撞击像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这样的双足暴龙的腿。
现在,来自皇家安大略博物馆(ROM)、皇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博物馆和北卡罗来纳州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科学家们发现了新的证据,解释了这些坦克般的装甲恐龙如何使用它们标志性的尾锤。他们的研究今天发表在《Biology Letters》杂志上。
[相关:这种新发现的恐龙看起来像《捉鬼敢死队》中的 Zuul。]
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的一具非常完整且保存完好的 Zuul crurivastator 化石,其侧腹有尖刺,这些尖刺在恐龙活着的时候就断裂并愈合了。科学家们认为,这些伤是由另一只甲龙巨大的尾锤打击造成的。
该团队推测,甲龙具有复杂的社会行为,可能为了领地和社交优势而互相搏斗,甚至像许多动物(如鹿和麋鹿)一样,在发情期争夺配偶。在当今活着的动物中,像鹿角或羚羊角这样的特化武器,是为了在争夺领地或配偶的战斗中对抗同类而进化的。
这种食草恐龙生活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晚白垩世时期,大约在 7400 万至 6700 万年前。本研究中使用的 Zuul 骨骼发现于蒙大拿州北部著名的富含化石的朱迪思河组。
最初,Zuul 的头骨和尾巴已从周围的岩石中分离出来,而其身体仍被包裹在 35,000 磅的砂岩中。经过多年的工作,身体被挖掘出来,大部分皮肤和骨质装甲覆盖着整个背部和侧腹。这让科学家们对这种恐龙在地球上漫步时的真实样貌有了非凡的了解。
Zuul 的身体覆盖着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骨板,侧面的骨板尤其大且多刺。靠近恐龙臀部的一些尖刺的尖端缺失,骨骼和角质鞘似乎已愈合成更钝的形状。研究团队认为,这些伤痕的模式可能来自于某种仪式化的甲龙战斗,或者用尾锤进行的骑枪比赛。由于骨骼上伤痕的位置,它们也不太可能是由霸王龙等捕食者袭击造成的。
“多年来我一直对甲龙如何使用它们的尾锤很感兴趣,这是拼图中的一块令人兴奋的新碎片,”该研究的合著者、皇家不列颠哥伦比亚博物馆古生物学馆长 Victoria Arbour 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知道甲龙可以用它们的尾锤对对手造成非常强烈的打击,但大多数人认为它们是用尾锤来对抗捕食者。相反,像 Zuul 这样的甲龙可能是在互相搏斗。”
[相关:让一让,剑龙,这里有新的带甲恐龙。]
甲龙尾巴的后半部分很僵硬,尖端覆盖着巨大的骨质肿块,使尾巴成为一个相当凶猛的 sledgehammer(大锤)般的武器。新的研究表明,尾锤可能用于种内战斗,以及防御大型捕食者,这种种内冲突很可能推动了它们的进化。
“皮肤和装甲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原位,就像 snapshots(快照)一样,展示了 Zuul 活着时的样子。Zuul 在生前遭受的伤痕告诉我们它可能如何表现以及在古代环境中与其他动物的互动,”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古脊椎动物学馆长、Temerty 讲席 David Evans 在一份声明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