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怀俄明州发现的一批 化石宝藏,为我们提供了迄今为止关于一种古代鳄鱼大小的 两栖动物 的最佳例证。但尽管古生物学家们将这些标本描述为“保存得极为完好”,但它们快速灭绝的原因仍然是个谜。这项发现的详细信息已发表在 4 月 2 日的《PLOS One》杂志上。
三角龙类(Metoposaurid tenospondyls)是当今 青蛙、蟾蜍和蝾螈 的最早祖先之一。在北美已知最古老的物种——Buettnererpeton bakeri,生活在约 2.3 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仅限于该大陆。这种矮胖的四足动物潜伏在淡水池塘、河流和湖泊中,吃掉任何能塞进它嘴里的东西。
“与其他三角龙类一样,它可能一生中大部分甚至全部时间都在水中度过,吃鱼类、其他两栖动物,或任何不幸冒险进入水中太远的生物,”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古生物学家兼研究合著者 Dave Lovelace 和 Aaron Kufner 告诉《Popular Science》。
除此之外,由于化石稀少,关于 Buettnererpeton 的信息知之甚少。但根据 Lovelace 和 Kufner 的说法,随着他们在怀俄明州 Dubois 的古代洪泛区遗址 Nobby Knob 进行挖掘工作,这种情况可能会很快改变。在那里,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数十个 Buettnererpeton 的化石遗骸——使已知的标本总数翻了一番多。但这些三叠纪时期两栖动物的化石并不是几十年或几个世纪积累起来的。相反,它们似乎是在一次大规模的死亡事件中灭绝的。

“这是一种局部灭绝,就像我们看到河流干涸或湖泊养分涌入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时的情况一样,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Lovelace 和 Kufner 解释道。
这次大规模死亡的证据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因为它所发现的岩石。细粒土壤和层状沉积物表明存在低能量或平静的沉积环境,这意味着缺乏强劲的水流。因此,许多骨骼基本完好无损,保存得相当好。
“有些连接的骨骼在北美其他三角龙类骨骼层中几乎不存在,而在 Buettnererpeton 的骨骼层中则完全未知,”古生物学家说。
新的细节包括发现了嵌入 Buettnererpeton 口腔软组织中的、带有牙齿的连接板,以及其他化石形成方式的独特之处。
“它们都缺乏形成大部分[化石]外壳的碳酸钙的任何证据……似乎发生的情况是,碳酸钙在它们被埋葬后溶解了,而外层的有机层(在生命期间有助于防止外壳在淡水中溶解)在泥土变成岩石时留下了印记,然后又消失了,”他们解释道。
根据研究作者的说法,这次大规模埋葬很可能是由于附近存在一个 Buettnererpeton 繁殖群落,或者是干旱导致水道受限,将它们集中在一起后灭绝。
“这个组合是单一群体的一个快照,而不是随时间积累的结果,”Kufner 在另一份声明中说。
研究团队希望他们的挖掘工作和埋藏学分析(研究生物死亡及其后续保存过程)能够为该遗址带来未来的考察。进一步的研究也可能增进我们对 Buettnererpeton 及其生活环境的理解。
“今天的埋藏学研究很普遍,而且比 50 多年前要常见得多,这要归功于数十甚至数百名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工作,”Kufner 和 Lovelace 说,并补充道:“仍有许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