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家发现,性别歧视对男性也有害。请花点时间从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中缓过来:压迫半数以上人口的观点和信念可能会对持有这些观点的人造成伤害。缓过来了吗?好的,我们继续。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社会科学家和公众一直在研究“有毒的男子气概”这一概念,重点关注许多人认为不仅对女性,而且对男性和社会结构有害的传统男性特质。学者们并非有意妖魔化男性或男性气质,而是想强调坚持传统男性品质,如支配、自力更生和竞争,可能对男性及其周围的人造成的伤害。在一项包含19,453名参与者的78项研究的元分析中,来自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男子气概的规范与心理健康结果之间存在适度但负面的关联。这些“男性化”社会规范包括好胜心、情绪控制需求、冒险行为、暴力、支配、性滥交、自力更生、高度重视工作、凌驾于女性之上、蔑视同性恋以及追求地位。
研究人员发现,对男性心理健康影响最持续负面的三种规范是自力更生、追求性滥交和凌驾于女性之上。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的Y. Joel Wong对结果并不感到意外。他告诉《大众科学》:“这没什么高深的,” “这已经是20多年研究证明过的东西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三种规范特别持续的影响呢?Wong说,在日益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世界里,自力更生已经过时。“自力更生的规范越来越不奏效了,”他说。“你常常需要依赖别人。”
Wong说,另外两种——追求性滥交和凌驾于女性之上——不仅与男子气概相关,而且与性别歧视密切相关。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他指出,尽管如此,现在它们之所以特别有害,是因为社会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使得这些特质越来越不能被接受。“也许30年前,你可以表现出性别歧视的行为,可以做或说一些不恰当的事情并且逍遥法外,”Wong告诉《大众科学》。“人们会默默忍受,不会发声。但现在情况已经大有改变了。”

在探讨这个话题时,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对许多人来说,这些特质本身就代表了“男子气概”。许多人认为这些特质是生物性地根深蒂固的,对我们物种的进化成功至关重要。例如,自力更生的吸引力不难理解——足够强大,无需帮助就能克服生活中的挑战。但过分看重自力更生也可能使男性在危机或困难时期难以寻求帮助,正如这项研究所示。这可能对男性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当他们认为其他选择会让他们“不像男人”时。在这种情况下,默默忍受可能看起来是唯一可接受的选择。
Wong说,像这样的态度恰恰反映了这些男性规范的问题所在:人们可能会认为,如果他们打破这种行为模式,就会被瞧不起,即使事实并非如此。“男人所认为的别人所想或所做的事情,与男人实际所想或所做的事情之间存在差距,”Wong说。人们认为,如果一个男人不符合性别规范,他就会被认为不够“男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男人都有这种感觉,”Wong说,所以他们害怕摆脱这些规范,最终却在延续它们。
但这并非不可避免。在我们日益互联的世界里,人们可以接触到比过去更多的思想,我们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机会来拓展自己的文化意识。事实上,这项研究并不是关于“有毒的男子气概”概念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定论。许多人已经写过,并且无疑会继续写下去。仅仅因为这些有害的规范可能会继续传递下去,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不可避免的。Wong说,成为一名男性并不是某种本质性的特质,关于“什么是男人”的想法在历史上一直在变化。男性身份甚至可以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断演变。“仅仅因为你一直以来都以某种特定方式行事,并不意味着你别无选择,”Wong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