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火星救援》归类为科幻片似乎有些不妥。这部电影改编自计算机程序员安迪·威尔 (Andy Weir) 花费三年时间研究的书籍,感觉就像是每天都可能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在这部影片中,你找不到冷冻睡眠、跳跃引擎或虫洞——只有美国宇航局 (NASA) 已经在使用的技术,或者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开发的。
诚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近期不太可能前往火星。美国甚至没有能将我们送往那里的航天器,更不用说在那里维持我们生命的栖息地了。但根据周日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一个研讨会的 NASA 科学家和工程师小组的说法,如果我们真的要去火星,那很可能会像你在《火星救援》中看到的那样。
NASA 太阳系探测计划的 Dave Lavery 在研讨会后告诉《大众科学》杂志:“电影和书中所呈现的细节水平,总的来说,实际上与我们的想法相当吻合。”

警告:以下内容包含轻微剧透,但我们不会透露任何主要情节。
吹毛求疵
《大众科学》采访的科学家们很难找到这部电影的真正缺点。但确实有几处细微之处,这些问题实际上源于原著——尽管《火星救援》现在深受 NASA 的喜爱,但当威尔开始写作时,这仅仅是一个博客。以下是这些科学家发现的几个与现实生活不太相符的细微问题。
沙尘暴
这是一个大问题,而且之前已经被反复提及了。在小说的开头,一场沙尘暴导致宇航员马克·沃特尼 (Mark Watney) 被他的船员们遗弃在火星上,以为他已经死去。尽管火星确实有巨大而强烈的沙尘暴,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行星稀薄的大气层和低重力(约为地球的三分之一),沙尘暴的破坏力会减弱。
Lavery 说:“是的,我们在火星上有时速100英里的沙尘暴,但它们所具有的惯性和动力压力相当于地球上时速11英里的风。所以,你不会看到那种程度的破坏,也不会有大块的物体在空中飞舞,导致所有这些事件发生。”
不过,Lavery 说,真正的火星沙尘暴确实有一个潜在的致命力量:闪电。“我们还没有在火星上拍摄到闪电,但我们曾看到闪电发生前后的地面痕迹。它与沙尘暴有关。安迪 [威尔] 说过:‘如果当时我知道这一点,我就会让闪电让这一切都说得通了。’”
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 (RTG)
在不包含过多剧透的情况下,马克·沃特尼曾一度需要挖掘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生器 (RTG)。它最初用于为火星上升飞行器提供动力,后来被埋藏起来以保护乘员免受任何潜在的放射性辐射。NASA 确实使用 RTG——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现在就带有一个 RTG 在运行——但 Lavery 说 NASA 绝不会选择埋藏 RTG。这是因为里面的钚会长时间保持高温。
Lavery 说:“火星拥有相当大的储水系统。其中大部分基本上是地下的冰冻泥土,可能在地下几米处,但将一个巨大的热源埋在地下来靠近这些冰冻的泥土,可能会将地下变成液态水……你可能会为地球细菌创造一个完美的生长环境。”这将是糟糕的,因为地球人应该避免“对其他世界的有害污染”,而且如果科学家们想弄清楚火星上是否存在本地生命,我们就不能用地球的细菌去破坏它。

无需系绳的太空行走
当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外出时,他们会将自己系在空间站上,以免飘走。《火星救援》电影中包含了几次无需系绳的太空行走,这可能是为了增加戏剧效果。是的,确实有可以使宇航员在没有系绳的情况下喷射前进的背包,但 NASA 不喜欢使用它们。在现实生活中,NASA 宇航员只进行过几次无需系绳的舱外活动。
辐射防护
由于大气稀薄,火星受到宇宙射线的轰击,这对人类有害。Lavery 说,如果 NASA 计划在火星上长期逗留,他们不会使用电影和书籍中看到的充气式栖息地。相反,栖息地可能会建在地下,或者如果建在地表,则会覆盖火星土壤以防止辐射。尽管如此,根据 Lavery 的说法,马克·沃特尼在故事期间的总辐射暴露量可能不足以引起明显的健康影响。
它正确的地方
这些批评都是小问题,而且它们完全没有毁掉这部电影(好吧,太空行走的那个确实有点恼人……)。更值得注意的是,《火星救援》到底做对了多少。
我们(可能)将如何前往火星
除非有令人惊喜的创新,否则我们将乘坐一艘为长期载人航天而设计的宇宙飞船前往红色星球,乘坐着陆器在火星上着陆,在预先运送的栖息地中露营,吃预先运送的食物,然后乘坐火星上升飞行器返回,与我们抵达时乘坐的同一艘大型宇宙飞船对接。就像在《火星救援》中一样。
Lavery 说:“很多东西实际上与我们目前关于如何规划一次火星任务的构想非常吻合。”他继续说,一方面,我们知道如何到达火星——我们已经多次用机器人做到这一点。但对于载人任务,从生命支持系统到通信技术,一切都需要进行规模化和充分开发。
小细节
穿宇航服常常被比作穿一个巨大的气球。宇航服会充气以模拟地球上的气压,但这也会让宇航员很难活动,尤其是手指。弯曲充气的**手套**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这是马克·沃特尼在书中抱怨的事情。
MIT 航空航天工程师兼 NASA 首席技术官 David Miller 在研讨会上表示,这是一个已知的问题,NASA 正在研究它。“我们正在努力研究如何制造出既能保持皮肤上的正确压力(这样血液就不会沸腾),又能让你完成更多工作的手套。”
虽然电影中明显无法直接提及这些细节,但威尔的严谨性在微妙之处得以体现。
真实的科学家,真实的宇航员

与大多数电影中的科学家不同,他们的工作是出场解释一些通常不现实的概念,而《火星救援》中的科学家则更像真实的人,他们有独特的个性,一起努力解决问题。正是这一点吸引了编剧德鲁·戈达德 (Drew Goddard) 加入这个项目。
戈达德在洛斯阿拉莫斯长大——一个因为国家实验室而聚集了许多科学家的城镇。他说:“我从未读过有人能像安迪那样捕捉到科学家的形象。安迪捕捉到的形象更接近于我身边科学家给我的印象,那就是智慧与友情、幽默感相结合,当一群非常聪明的人聚在一起解决问题时,往往会产生这样的化学反应。”
前宇航员 Mike Massimino,他也参加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活动,他说书本和电影中的宇航员也被准确地描绘了出来。“我非常兴奋看到宇航员之间的关系被描绘成这样,”他说。通过探险训练、生存学校以及一起被投入极端环境,宇航员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我们会尽力照顾彼此。当某人需要时,我们无所不能。”
最终,有些事情总会发生
《火星救援》的预告片中,马克·沃特尼说:“我向你保证,总有一天,一切都会变得糟糕透顶,你会说:‘就是这样了,我将在这里结束。’现在你可以选择接受它,或者开始工作。”
这句话虽然被过度引用,但却道出了一个好道理:无论你采取多少预防措施,太空都是一个危险的地方,总会有事情会出错。有时这些问题是致命的。有时,人类的智慧会战胜困难。
《火星救援》基本上就是“火星版 MacGyver”,而且它确实有历史先例。如果阿波罗13号的宇航员没有能够用袜子和胶带来修理二氧化碳过滤器,他们就死了。
Miller 说:“有时你需要在一个未曾预料到的需求中使用一项技术。提前考虑这一点总是有价值的。”
有很多太空灾难电影。但《火星救援》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没有诉诸于错误的轨道或“爱的力量”(我们指的是《地心引力》和《星际穿越》)。
最终,这可能会巩固《火星救援》在科幻经典中的地位。在20到30年后,当现实中的宇航员真的会访问火星时,我们可能会回顾这本书和这部电影,而不会觉得它们很荒谬。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也许(但愿)我们会嘲笑它在估算人类技术实力方面是多么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