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山车似乎是一种非常现代的娱乐方式——得益于技术进步,它们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快、越来越刺激。但实际上,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在宾夕法尼亚州,人们曾将用于将煤炭从山上运往城镇的重力驱动铁路在周末租借给购票乘客,让他们纯粹为了娱乐而乘坐。如今,主题公园已成为一项大生意。但对于平均不到两分钟的游乐项目,排队时间有时长达八个小时——更不用说有报道称,乘客因碰撞事故而中风、大脑畸形和严重受伤——我们为什么会让自己经历这些呢?过山车到底有什么吸引力,让一些人如此喜爱,而且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是否会越来越不喜欢这种体验?
享受过山车与寻求刺激有关——即享受各种新奇、强烈的身体体验的倾向,例如攀岩和跳伞。但是,过山车提供了什么如此诱人的刺激呢?乍一看,这似乎是速度体验。但是,将寻求刺激与速度联系起来的证据并不充分。例如,在超速行驶方面,很多人都会这样做,而不仅仅是寻求刺激者。

也许过山车的吸引力在于对恐惧的身体感受本身的享受,就像看恐怖电影一样。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和因葡萄糖释放而产生的能量提升等生理迹象统称为“战斗或逃跑反应”。我们知道,过山车很可能会触发这种反应,这得益于研究人员对1980年代格拉斯哥双螺旋可口可乐过山车乘客的心率进行的测量。每分钟心跳次数从骑行开始前平均70次增加到开始后不久的153次。一些年长乘客的心率接近医学上认为对其年龄不安全的水平。
在另一种能提升肾上腺素的消遣中,新手蹦极跳者不仅在跳完后报告幸福感、清醒感和欣快感增强,而且血液中的内啡肽水平也升高,内啡肽众所周知能产生强烈的愉悦感。有趣的是,内啡肽的水平越高,跳者报告的欣快感就越强。由此可见,在非威胁性环境中,人们确实会享受伴随战斗或逃跑反应而来的感觉。
好的压力与坏的压力
但矛盾的是,这些蹦极跳者也表现出激素皮质醇水平升高,皮质醇在人们经历压力时已知会升高。那么,一个人怎么会同时体验压力和愉悦呢?答案是,并非所有压力都是坏的。愉悦压力——源自希腊语“eu”,意为“好”,如“欣快感”——是一种人们积极寻求的积极压力。

我们知道,过山车可以被体验为一种“愉悦压力”的经历,这得益于两位荷兰心理学家进行的一项有趣研究。他们对哮喘及其与压力的关系感兴趣。在注意到先前研究结果表明压力会导致哮喘患者认为自己的哮喘症状更严重后,他们想知道通过施加愉悦压力是否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于是,为了科学研究,一些哮喘学生志愿者被带到主题公园乘坐过山车,同时监测他们的呼吸功能。研究结果令人瞩目。虽然由于尖叫和普遍的混乱,肺功能可预测地有所下降,但呼吸急促的感觉也同样下降了。这表明,追求刺激的过山车乘客以积极的方式感知压力。
多巴胺的作用
但过山车并非人人喜爱。大脑化学物质的差异能否解释寻求刺激的行为?蹦极跳者的实验表明,内啡肽水平较高的人会感受到更强烈的欣快感。但没有证据表明静息内啡肽水平可以解释寻求刺激,它们更可能是对刺激的反应,而不是我们是否喜欢它的预测因素。
相反,最近的一篇综述研究了多巴胺的作用,多巴胺是另一种大脑化学信使物质,对神经奖赏通路的运作很重要。综述发现,碰巧多巴胺水平较高的人在寻求刺激行为的测量上也得分较高。虽然这是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但另一项研究发现,服用一种叫做氟哌啶醇的物质(该物质会干扰多巴胺在大脑中的作用)导致了寻求刺激行为的可测量下降。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可能性,即享受过山车等强烈的身体体验可能反映了个体大脑化学物质的差异。多巴胺水平较高的人可能更容易产生一系列寻求刺激的行为,从无害的过山车乘坐到吸毒甚至偷窃。
过山车是否随着年龄增长仍然吸引人这个问题尚未得到直接研究,但最近一项调查研究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在攀岩等寻求刺激的假期中的热情程度。结果显示,对这类假期的兴趣在成年早期达到顶峰,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这表明老年人不太愿意参与类似过山车的活动。也许对于50岁以上的人来说,心率飙升到接近医学风险水平的危险程度并不那么有吸引力。
尽管难以确切说明,但人们喜欢过山车是由于速度、征服恐惧以及与生理唤醒大幅度增加相关的积极效应的结合。过山车是一种合法、通常安全且相对便宜的体验自然兴奋的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人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乐于为此付费,而且似乎没有迹象表明人们对一点点愉悦压力的欣赏会减弱。
Richard Stephens 是基尔大学心理学高级讲师。本文最初刊登在 The Convers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