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国国家冰球联盟(NHL)爆发了十多例现在已属罕见的病毒性疾病——腮腺炎。该病毒过去每年感染约 18.6 万 名美国人,由于疫苗接种,目前每年仅发生一些零星的疫情。然而,正如 NHL 现在所了解到的,一旦该疾病进入易感人群,它就可以感染任何人,包括西德尼·克罗斯比这样的超级明星。
引起腮腺炎的病毒属于副黏液病毒科(Paramyxoviridae),自 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就已为人所知。几十年来,感染是如何发生的已经被 阐明。这个过程始于与感染者接触,导致病毒进入呼吸道。在接触的个体中,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除了轻微的呼吸道疾病外没有其他症状。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病毒会潜伏两到四周,并迁移到腮腺(唾液腺)。一旦到达那里,就会引起显著的肿胀,导致出现经典的“花栗鼠脸”。
这种疾病传统上只持续一周,然后会自行消退,没有并发症。然而,高达 1% 到 10% 的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包括脑膜炎。高达四分之一的男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因为病毒会转移到睾丸,导致一种称为 睾丸炎 的疾病。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其他问题,包括类似脊髓灰质炎的 瘫痪。
直到 1977 年,这种病毒在美国迅速传播。当时,麻疹、腮腺炎和风疹联合疫苗(MMR)被引入,发病人数显著下降。然而,疫苗并非完全完美,存在失效的情况,这为疫情爆发和小规模流行留下了可能性。
在儿童中,一剂 疫苗的有效性高达 96%,但也可能低至 66%。这导致在 20 世纪 90 年代 引入第二剂(加强针)以提高效果。这反过来又帮助将有效性提高到 99%。不幸的是,两剂疫苗的实际接种并非普遍进行,导致一些 人群 易受该病毒感染。
随着公共卫生官员认识到儿童需要第二剂疫苗,其他研究人员也在研究成人对疫苗的需求。2007 年,一项研究 显示,未接种加强针的人对病毒的反应可能会减弱,这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更容易受到感染。反过来,这可能导致疫情爆发。因此,对所有人接种加强针的建议成为常态。
然而,有一个警告。在 2006 年 的一次腮腺炎疫情期间进行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意识到第一剂疫苗和加强针之间的间隔时间存在联系。这可能导致保护出现空隙,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接种了加强针的人也可能无法抵抗自然感染。鉴于这些信息,人们提出了 第三剂 的概念并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整体覆盖率有所提高,对抗病毒的免疫功能也有所改善。然而,结果并非完全确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尽管疫苗辩论仍在继续,但腮腺炎缓慢但稳定复苏的担忧已经 成为现实。缺乏自然感染以及疫苗接种不足或未接种疫苗的结合,使得该病毒在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卷土重来。尽管数量很少——每年只有几十例——但对于公共卫生官员来说,这呈现出一种相当令人担忧的趋势,尽管向公众传达可能很困难。
现在看来,NHL 已经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公共卫生补救途径。此次疫情完美地展示了该病毒传播的速度。冰球运动的环境非常适合腮腺炎的传播;唾液和鼻腔分泌物等体液通过飞沫不断地被无意中传播。此外,球员和工作人员的免疫构成使得针对该病毒的整体疫苗覆盖率低于最佳水平。有些人可能从未接种过疫苗。有些人可能接种了疫苗,但缺乏抵抗疾病的适当免疫力。尽管加强针现在正在大规模接种,但疫情很可能会持续数周或数月。
尽管此次疫情获得了大量的媒体关注,但它将以很少或没有长期后果而告终。大多数甚至所有受影响的人都将完全康复,并无顾虑地重返比赛。然而,有一个教训:我们永远不能忽视一种病原体,即使有疫苗可以预防它。无论是腮腺炎、麻疹、脊髓灰质炎还是百日咳,这些病毒都可以轻易地找到未接种疫苗或疫苗接种不足的人群,并像野火一样蔓延。需要更严格地遵守正确的疫苗接种,尤其是在建议发生变化时,并建立适当的免疫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天将这些病毒视为历史的遗迹——就像天花一样——而不是未来健康问题的预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