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见过母狗照顾一只不同寻常的幼崽(比如一只小猫)的照片吗?这种动物收养的故事就是一种叫做异体育幼的现象:为非亲缘后代提供的照顾。
我们人类可能会随口说“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的帮助”,但在动物世界里,有些情况则更加字面意义上的真实。东非沙漠中皱巴巴的哺乳动物——裸鼹鼠,就为整个“村庄”合作抚养后代提供了一个范例。
每只裸鼹鼠都有特定的工作。就像蜂巢一样,裸鼹鼠的群体只有一个蚁后,她的职责是繁殖。只有少数性成熟的雄性,它们与蚁后交配。所有其他的雄性和雌性,要么是保护群体的士兵,要么是觅食、挖掘隧道和照顾蚁后后代(称为幼崽)的工鼠。
直到现在,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裸鼹鼠工鼠会照顾不是自己后代的幼崽。通常,当母亲分娩时,雌激素水平会升高,孕酮水平会下降,从而产生母性行为,如喂食或梳理。在许多不同寻常的收养故事中,比如母狗照顾小猫,养母通常会刚刚生下自己的后代——这意味着她的荷尔蒙水平使她准备好照顾后代,即使不是自己的。
但是,雌性裸鼹鼠工鼠的这些荷尔蒙水平较低,因为它们的生殖器官从未发育成熟。那么,裸鼹鼠工鼠是如何成为如此出色的父母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工鼠、蚁后、荷尔蒙和吃粪便的复杂联系。
通过粪便传递信息……?
作为一名生物学家,我热衷于了解体内化学物质如何引起行为改变。在我的实验室里,我研究神经递质——大脑的化学信使——在声音交流中的作用。
最近,日本的研究人员注意到,工裸鼹鼠在蚁后分娩后,对幼崽的叫声反应更快,并且在叫声发源地花费的时间更多。裸鼹鼠可以通过发声进行交流,但它们的听力很差。
这似乎表明蚁后的繁殖阶段的某些因素影响了工鼠的行为。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由于它们听力差,不太可能是单纯通过声音交流。会不会是某种化学物质在起作用?

由于裸鼹鼠经常吃粪便以获取残留的营养,研究人员想知道,怀孕蚁后的粪便是否含有某种化学物质,一旦被吃掉,就会影响工鼠的行为。也许蚁后排出的雌激素是一种与工鼠交流的方式,让它们为育儿做好准备。
他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研究吃怀孕蚁后的雌激素含量高的粪便是否能让雌性工鼠对群体的幼崽更敏感、更具关怀。
解开雌激素的联系
首先,研究人员给工裸鼹鼠喂食了怀孕和未怀孕蚁后的粪便。他们想看看这两组工鼠对幼崽叫声的反应是否有差异。确实,吃了怀孕粪便的裸鼹鼠比吃了普通蚁后粪便的裸鼹鼠,对幼崽的反应更灵敏,也更具关怀。
接着,研究人员转而关注粪便本身。怀孕蚁后的粪便中雌激素和孕酮的浓度很高——这两种荷尔蒙通常与母性行为相关。而在蚁后怀孕期间,工鼠粪便中的雌激素浓度也更高。
为了确保工鼠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是源于怀孕粪便中的荷尔蒙,而不是仅仅因为它们在怀孕蚁后附近,研究人员混合了一种“人造粪便”。他们用与怀孕蚁后排泄物相似的雌激素和孕酮浓度配制了粪便。果然,工鼠在食用这种粪便鸡尾酒后,体内的雌激素浓度有所升高。现在,研究人员确信雌激素是通过怀孕的粪便从蚁后转移到工鼠体内的。
随后,研究团队希望明确荷尔蒙与行为之间的联系。因此,他们喂食工鼠普通未怀孕蚁后的粪便,或者在未怀孕蚁后的粪便中添加了雌激素。食用添加了雌激素的粪便的工鼠,对幼崽叫声的反应灵敏度和关怀程度,与最初激发研究人员进行这些实验的那些个体相似。
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是在实验室饲养的裸鼹鼠群体中进行的。在野外重复这些实验,看看粪便中的雌激素是否能在野生的裸鼹鼠工鼠中引起相同的行为改变,这将是有趣的。

粪便中的雌激素:多层次的交流
工鼠摄入含雌激素的粪便后行为的改变表明,这种荷尔蒙不仅能让裸鼹鼠成为更好的父母,还能作为蚁后与工鼠交流的方式。这样,蚁后粪便中的雌激素就起到了双重作用:它能让工鼠提前了解蚁后的怀孕状态,并提高工鼠对幼崽交流的反应。
许多关于哺乳动物之间化学交流的研究都关注信息素:由其他个体分泌并影响自身行为的气味信号。科学家们主要将雌激素视为一种影响其产生者的行为的荷尔蒙。然而,这项研究表明,其他个体产生的雌激素不仅可以是一种交流方式,还可以是影响自身行为的一个因素。
*Gina Mantica是塔夫茨大学生物学博士候选人。本文最初发表在The Convers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