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谎仪并不能作为测谎仪,也从未起过作用

是时候停止寄希望于伪科学了。
一张多通道测谎仪的3D渲染图,在图纸上画红线。

历史学家肯·阿德勒写道,测谎仪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美国的机械良心”。人们在危机时刻求助于这台机器,希望从生物医学读数中获得清晰的答案,希望能像心率一样简单就能区分真假。有证据支持的人仍然觉得有义务参加这些测试,以安抚公众——而那些证据对他们不利的人则将测谎结果视为压倒一切的真相。

然而,几乎从测谎仪出现以来,就有证据表明这些机器并没有真正起作用。1965年,对该设备进行的首次实证评审得出结论:“没有测谎仪,无论是人还是机器。”自那时以来,所有关于该主题的科学出版物都支持这一观点。在美国,除了极少数(通常是令人担忧的)情况外,测谎结果在法庭上是不可采纳的。该测试的总体无用性已一次又一次地被公开揭露:“绿色河流杀手”加里·里奇韦在1987年通过了测谎测试,导致正义被推迟了近二十年。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使用它呢?看来我们对真相的无尽追求让我们容易受到一些有害的谎言的欺骗。

它是(如何)不起作用的

自近100年前发明以来,测谎仪基本没有改变。测谎仪实际上是三个测试合为一体,同时监测人体的が、呼吸和皮肤电活动输出。血压袖带监测血液在心脏的流动,第二个装置测量脉搏。放在胸部的橡胶管记录空气进出肺部。指尖夹子记录通过皮肤渗出的汗液。

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调查与法医心理学讲师约翰·辛诺特说,这些生物特征结果是准确的。但是,正是这种解读——从物理数据到心理动机的飞跃——常常会失败。辛诺特说:“当人们说测谎仪不起作用时,我会反驳他们。”“测谎仪总是起作用的,因为测谎仪所做的只是测量生理输出。”但是,他说,它从来没有“检测”出谎言。

辛诺特和他的同事玛丽亚·伊奥安努在2015年《犯罪心理学评论》的一篇论文中总结了测谎仪的核心的令人不安的真相:“当个人积极试图检测欺骗时,他们的准确率几乎与偶然率相当。”

历史小说

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也因创造神奇女侠而闻名)发明了收缩压测试,并在20世纪20年代初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声称,他可以根据研究对象在血压读数上的变化来推断其情绪状态。全国各地,加州伯克利警察局的警官、受过训练的生理学家约翰·拉尔森决定制造一台结合了血压测试和其他几项指标的机器,用于调查。阿德勒指出,一个希望是减少警察的暴力行为,提供一个公正、无创的角色判断者。

许多执法官员对该测试非常热情,但1923年的最高法院案件Frye v. United States给测谎仪在法庭上的适用性踩了刹车。法院裁定,只有当该设备获得科学界广泛认可的那一天,才能使用它——而这从未真正发生。

仍然活在谎言中

如今,警察和国家安全官员仍然使用该测试来排除或识别嫌疑人(希望比对“绿色河流杀手”的准确性更高)。但据阿德勒说,该机器的大部分成功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心理安慰剂效应。他说:“优秀的测谎操作员是非常娴熟的审讯者。“不是设备本身是一项好技术;那有点误导。”

阿德勒说,大多数时候,测谎仪“被用作宣传噱头”或出现在虚构作品中。几乎所有的警匪片都有测谎仪的场景。有些,比如《布鲁克林99》,里面的警察意识到被调查的人之所以通过了测谎仪,是因为他——调查员——问错了问题,这是很微妙的。但大多数,比如《名利场》受欢迎的视频系列“[名人]接受测谎仪测试”,则基于一种错误的假设,即读取詹妮弗·劳伦斯的が活动等同于读取詹妮弗·劳伦斯的思想,吸引了数千万的观看量。

明确区分真假的能力将永远具有吸引力。“我们相信测谎仪,”阿德勒在他的书中总结道,“因为我们渴望一种快速、确定、非胁迫的正义形式……[以及]因为我们期望科学能够并且将会穿透世俗的外表。”但经过100年好坏参半的结果,是时候承认人类的良知既不会被完善,也不会被机械化。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Eleanor Cummins Avatar

Eleanor Cummins

撰稿人

埃莉诺·卡明斯是一位自由科学记者,撰写关于死亡、灾难和保龄球的文章。在 2017 年至 2019 年期间,她在《大众科学》杂志工作,从实习生一路晋升为助理编辑。她是纽约大学科学、健康和环境报道项目的兼职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