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我们星球上所有生命的几层大气之一,厚度相当于 两枚硬币,位于地球上方六到十英里的高空,那里的人类活动已经使其环境变得极端恶劣。每年冬季结束,南极洲的温暖天气返回时,我们排放到空气中的化学物质就会在该层上撕裂一个洞。但今年,这个洞比往常要小。
本周,NASA 和 NOAA 宣布,2017 年的臭氧洞,面积为 760 万平方英里,是自 1988 年以来最小的。
臭氧是一种由三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分子。在地面上,它可以形成有害的烟雾。但在地球上方,它就像防晒霜一样,保护生命免受有害太阳辐射的侵害。当氯和溴等元素在云层中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时,臭氧就会受到损害。
今年,南极洲的低平流层比往年温暖,气温与通常在 北极上空看到的相似。这种异常的天气模式不利于形成破坏臭氧的云,让那层宝贵的大气层得以喘息。
臭氧洞于 1985 年首次在南极洲被 发现,并迅速与氯氟碳化物(CFC)等消耗臭氧层化学品的使用增加联系起来。当时 CFC 无处不在,被视为早期工业化学品的更好替代品。它们对人类无毒、不易燃,并用于制冷、空调、和喷雾剂。
各国政府对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感到震惊,几年后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同意禁止 CFCs 和其他消耗臭氧层化学品。该协议于 1989年生效;但由于 CFCs 的寿命很长,直到 最近,研究人员——他们 持续 监测臭氧层的健康状况——才真正注意到愈合的迹象。
去年的臭氧洞也比前几年要小,与 2006 年的峰值相比有了显著下降,当时该空洞达到了创纪录的 宽度和深度。但尽管过去几年臭氧状况良好,距离恢复到 1980 年前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项 最新研究 发现,臭氧洞不太可能在 2070 年前恢复到那个程度。
尽管如此,它正在恢复——即使恢复速度比我们希望的要慢——这仍然值得注意。参与臭氧洞最初发现的科学家们很高兴,他们 30 年前提出的建议现在正显示出环境红利。试图禁止一类有价值且有用的化学品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通过政治家、政策制定者、行业和科学家的共同努力,这个决定现在正在得到回报。
CFCs 曾经是日常人类生活中宝贵的一部分。20 世纪中后期,工业化世界的大多数人在使用会释放 CFCs 的产品,就像今天大多数人在使用会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的产品或能源一样。幸运的是,当时有替代品——我们*确实*采用了它们。
随着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臭氧方面的消息提醒我们,国际社会为应对环境变化所做的努力可以产生影响。这可能很困难——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看到结果——但现在开始清理我们造成的烂摊子还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