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生活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有些人觉得自己在黎明时分醒来、早早上床睡觉时状态最好,而有些人则喜欢熬夜、睡懒觉。根据昨天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你偏爱早晨还是夜晚,可能与你的基因有关。
这项研究由23andMe委托进行,这是一家营利性的个人基因组公司,以其家用唾液检测试剂盒而闻名,该试剂盒利用DNA揭示个人的祖先或遗传性疾病(该公司此前曾因其营销方式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生过冲突)。
利用23andMe庞大的基因数据库,研究人员分析了超过89,000人的DNA。研究参与者还完成了一项两题的在线调查,以确定他们是晨型人还是夜型人。基于参与者的个人资料和基因变异,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些关于谁最有可能成为晨型人的结论。以下是一些最有趣的发现:
晨型人更有可能是
- 女性——研究中有48%的女性是晨型人,而男性中约为40%。
- 年长者——30岁以下的人中只有24%偏爱早晨,而60岁以上的人中则有63%偏爱早晨。
- 睡眠质量好,没有失眠困扰。
- 每晚睡眠时间少于八小时,但感觉精力充沛。
- 体重不超标也不过轻——体重指数(BMI)极端的人更可能是夜猫子,但调整数据后,这种关联就不存在了(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的BMI往往更极端)。
大多数关于昼夜节律(你身体的日常周期)的研究都是在动物模型中进行的,所以这些结论更具适用性,因为它们是从大量人类身上得出的,这使得这些关联更加稳固。
然而,也有理由对此持怀疑态度。这项研究仅限于欧洲血统的人,这意味着这些结论不能推广到其他任何群体。自我报告的可靠性非常低,所以将其视为真理是危险的,尤其是当它们仅仅基于两个在线问题时。而且,虽然研究结果很有趣,但它们并未提出这些关联存在的机制或原因。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在基因组上识别出了一些可能对未来研究早起鸟和夜猫子之间生物学差异有用的位点。至少目前来说,晚睡的人有了新的借口来解释早上难以起床的原因:我没办法,这是我的基因注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