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姆怀斯·甘姆吉可能更喜欢把它们煮、捣成泥、炖,但随便看看餐馆菜单就会发现,美国人也喜欢炸、擦丝、切片、烤和搅成泥。
土豆。
平均每个美国人每年要吃掉142磅土豆。根据北卡罗来纳州土豆协会的说法,这大约是一天一个土豆。虽然我们对这种块茎类蔬菜爱不释口,但本周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大陆对土豆的喜爱可能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犹他州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犹他大学的考古学家们认为,北美人民至少已经食用了10000年的土豆。
马铃薯,也叫土豆,是野生植物矮茎茄的驯化形式。后者原产于现在的秘鲁南部和玻利维亚西北部,当地居民将其培育成了我们现在所熟悉和喜爱的淀粉类植物。1492年之后,这种土豆通过哥伦布大交换——15世纪和16世纪美洲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发生的植物、动物、文化等的广泛转移——传播开来。但是,尽管马铃薯可能要到后来才传到北美,但它并非当地唯一的土豆。从智利南部到北美,分布着20多个野生土豆的物种,考古学家们认为,早期居民可能就享用过其中一种野生变种。
研究人员从这些野生土豆中的一种——詹氏茄——的淀粉颗粒中提取出来,这些淀粉颗粒来自犹他州最古老的考古遗址之一北溪庇护所的石器。该遗址位于大阶梯-埃斯卡兰特国家纪念区,那里有弗里蒙特人和阿纳萨齐人的文物,以及潘艾特人的文物。
研究人员从24件从地层中挖掘出的工具上总共回收了323颗淀粉颗粒,这些地层的年代可追溯到10,900年前至6,900年前。约有三分之一的淀粉颗粒 (122颗) 具有地下生长的特征,这将其来源限定在两个植物科:百合科 (Liliaceae) 和茄科 (Solanaceae),土豆属于后者。通过对形状和结构的定量分析,其中至少有9颗颗粒被发现是詹氏茄。另有61颗匹配了四种诊断特征中的两到三种,这使得土豆可能存在的可能性更加有力。
詹氏茄比普通土豆更有营养。它的蛋白质、锌和锰含量是普通土豆的两倍,钙和铁含量是普通土豆的三倍,这使得将其纳入饮食非常合乎逻辑。考古记录也与我们拥有的关于该地区居民的其他记录相符。来自阿帕奇族、霍皮族、卡瓦伊族、纳瓦霍族等民族的人类学记载都表明他们曾使用过詹氏茄。到了19世纪中叶,定居者已经给该地区起了个绰号“土豆谷”,因为那里野生的土豆非常多,在大萧条期间被人们食用,研究的作者写道,“甚至现在还有一些人自家后院里种植。”
虽然知道北美人民已经吃了几个世纪的土豆很有趣,但这项研究也引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现代土豆与马铃薯有共同的血统,但我们今天吃的土豆并不是这个特定野生品种的后代。也许詹氏茄的某些种群在某个时候也曾被驯化过——只是一个已消失在历史中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