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猫子”可能会因为熬夜看 Netflix 或沉迷于网络表情包而受到指责,但这并不全是享乐。一项又一项的研究表明,你睡得越晚、起得越晚,就越有可能患上一些严重的健康问题。
西北大学和英国萨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一篇新论文,进一步证实了“夜猫子”更容易患上多种疾病和障碍——例如糖尿病、精神疾病、神经系统问题、胃肠道疾病和心脏病等。该论文还首次得出结论,在研究的时间段内,“夜猫子”死亡的风险比早睡早起的人(也称为“百灵鸟”)高出 10%。
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神经病学副教授、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克里斯汀·克努森(Kristen Knutson)说:“我认为将这个信息传递给‘夜猫子’非常重要。这些习惯可能带来一些令人担忧的后果,他们可能需要更加警惕地维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该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生物钟国际》杂志上,分析了 433,268 名参与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的个体。英国生物银行是一项规模宏大的队列研究,于 2006 年至 2010 年进行,旨在调查遗传倾向和环境因素在疾病普遍性中的作用。受访者被问及与他们的“昼夜节律”(chronotype)有关的问题,即在 24 小时内偏好的睡眠时间和持续时间。受访者将被分为“绝对的早晨型”、“更偏向早晨型而非晚上型”、“更偏向晚上型而非早晨型”或“绝对的晚上型”。
研究人员发现,在生物银行研究结束后的六年半时间里,约有 10,000 名受试者死亡。“绝对的晚上型”比“绝对的早晨型”的死亡风险高出 10%。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数字是在控制了年龄、性别、种族和既往健康问题后得出的。
这听起来确实令人担忧,但也有一些局限性值得考虑。克努森说,首先,“我们无法确定‘夜猫子’更容易过早死亡的原因”,因此死亡的直接原因尚不清楚,这使得“夜猫子”的生活方式对死亡的影响程度有些模糊。
克努森说:“我们认为,这至少部分是由于我们的生物钟。我们认为问题在于‘夜猫子’被迫生活在一个更‘百灵鸟’的世界里,他们必须为了工作而早起,并按照比其内部时钟希望的更早的时间开始一天。所以这是内部时钟与外部世界之间的不匹配,长远来看是个问题。”
克努森所说的这种不匹配与昼夜节律有关,昼夜节律是控制人体在 24 小时内各项生理过程的生物过程。昼夜节律决定了睡眠模式、能量水平、激素和体温——基本上所有最重要的东西。“某些事情的发生有理想或最佳的时间,”克努森说。扰乱你偏好的睡眠时间表会严重扰乱你的昼夜节律,进而对你的健康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在感受着这种影响,无论我们喜欢什么时候睡觉;研究表明,由于人造光、更高的温度和压力,现代人的睡眠质量很差,而科学家正在努力了解这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对极端情况的研究——例如轮班工人以及像急诊室医生和消防员这样经常熬夜的人——表明其负面影响可能相当严重。
不幸的是,英国生物银行的数据仅表明某人是早晨型还是晚上型,但并未说明他们的睡眠时间表是否适合其昼夜节律。“我们知道他们偏好的睡眠时间,但我们不知道他们实际的日常活动,”克努森说。她希望在后续研究中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数据仅限于英国参与者,其中大多数是爱尔兰或英国血统的高加索人。西方世界的其他人群的研究结果很可能相似,但对其他地方的“夜猫子”来说,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在某种程度上,你的昼夜节律是你与生俱来的。基因在控制你的内部时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如果你天生习惯在凌晨 3 点睡,上午 11 点醒,那么你最好找到一个能接受这种情况的职业和生活方式。
但是,个人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尽量减少内部时钟与外部生活之间的差异。克努森指出,在理想情况下,雇主可以更加体谅,允许员工选择一个能兼顾大家需求的折中工作时间表。人们也可以逐渐将睡眠和起床时间提前一些,以尽量减少不协调,但必须逐步进行,并保持这种调整的一致性。在周末或度假时又恢复“夜猫子”的习惯是不可取的。
当然,成为“夜猫子”并非全是坏处。其他研究表明,关于早晨型与晚上型的争论实际上更像是组织严谨与追求细节,或者表达与富有想象力之间的代际之争:白天工作的人可能更专注于实现目标和关注细节,而“夜猫子”则倾向于更具创造性和对新体验持开放态度。如果你是“夜猫子”,不要急于认为你应该改变自己。也许你只需要一个能发挥你艺术天分——并且让你睡个懒觉——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