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轮需要深水才能航行。这就是罗伯特·英格尔斯 (Robert Ingalls) 于 1938 年将他占地 800 英亩的英格尔斯造船厂建在奔腾的帕斯卡古拉河畔的原因,该河最终流入墨西哥湾。自那时以来,这座密西西比州的造船厂已经生产了美国海军近 70% 的军舰。如今,这里有 11,000 名工人同时建造数艘海军舰艇。图中展示的是未来的“的黎波里”号 (USS Tripoli) 两栖攻击运输舰,其 855 英尺长的甲板比一些国家的航空母舰还要长。它将配备攻击直升机和 1,600 名准备执行内陆打击任务的海军陆战队——这一切都归功于英格尔斯公司精心策划的制造壮举。

一台起重能力达 20 吨、起升高度可达 18 英尺的电磁起重机操作员将金属板吊起,然后将其放到切割床上。在那里,等离子束将切割出将构成“劳德代尔堡”号 (USS Fort Lauderdale) 的面板。这艘运输船能够搭载 14 辆两栖车辆,满载海军陆战队员,使海军能够近岸在浅水区域发挥致命的军事力量。

就像乐高一样,舰船也是由称为“单元”的部件组装而成的。这个单元被倒置安装在一个制造车间里,它将为“劳德代尔堡”号的船体留出容纳机械或货物的空间。顶部的两个椭圆形开口将容纳从发动机延伸到螺旋桨的传动轴。一旦单元完工,像图中这位工人一样的焊工将将其固定到已完工的船体上。

即使在水面之上,“的黎波里”号 (Tripoli) 弯曲的龙骨——它能减少阻力并提高稳定性——也能清晰地展现其锐不可当的气势。虽然官方名称为两栖攻击舰,“的黎波里”号 (Tripoli) 实际上并不登陆,甚至也不搭载登陆舰只:它通过直升机和 V-22 鱼鹰旋翼机快速向岸上输送海军陆战队,执行军事术语中的“高节奏突击行动”。为了增强火力,它还搭载了有史以来最先进的短距起降战斗机 F35-B。

为了让“的黎波里”号 (Tripoli) 那重达 9800 万磅——包括船员、海军陆战队、飞机、直升机、补给以及舰船本身——的庞大身躯固定在海面上,它需要锚。而且是非常大的锚。这两个重达 40,000 磅的“泥锚”承担了一部分工作。但真正防止巨轮漂移的是与之配套的 106,219 磅重的锚链(每一节链环都像人的躯干那么大)。黑白相间的颜色让水手知道他们放出了多少链条。红色则表示链条已到底。

海军驱逐舰的舰岛支撑着舰桥,舰桥是指挥人员发出命令的地方。这个舰岛正处于焊接的最后阶段,在喷漆前,它将安装在“弗兰克·E·彼得森二世”号 (Frank E. Petersen Jr.) 上。在航空母舰战斗群中,驱逐舰的任务是保护那些更大、机动性更慢的舰船——它们基本上是战斗机的浮动机场——免受致命的小型舰艇攻击。

驱逐舰“保罗·艾格尼修斯”号 (Paul Ignatius) 已完工的舰岛支撑着桅杆和通信天线(位于底部球状装置内)。八角形罩保护着 SPY-1 雷达,它是宙斯盾作战系统 (Aegis Weapon System) 的一部分。宙斯盾系统能够探测和跟踪 100 多个目标,包括来袭火力。它还可以引导舰上的空中拦截导弹,并能探测到数英里外的敌方火力点。

为了将“保罗·艾格尼修斯”号 (Paul Ignatius) 放入帕斯卡古拉河,工人会排干船坞的水,然后由拖船将舰船推入泊位。在那里,水管工和电工将继续为其进行设备安装。在它停泊的后期,海军船员将登舰学习操作。大约四到八个月后,他们将驾驶它进行服役命名仪式,并开始其(预期)40 年的服役生涯。
本文最初发表于 2017 年 5/6 月的《大众科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