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部时间周一上午 11:52:59,NASA 成功将“洞察号”航天器降落在火星表面。这架勇敢的航天器在着陆过程中 挺过了“七分钟的恐惧”,然后轻轻地降落在红色星球布满尘土的地表上。尽管此前已成功将几艘航天器降落在火星上,但这次成功的几率仍然很低——不到 40%。火星的大气层刚好足以点燃进入的物体,但又不足以真正减缓它的速度。在那里着陆任何东西都需要极高的精度、周密的计划以及对所谓的物理学的理解。但多年的计划得到了回报。
除了地球,火星是太阳系中研究最深入的行星。然而,尽管多年来有轨道飞行器、着陆器和探测器到访,但从未有航天器专注于 行星的内部。我们不知道它的核心有多大,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或者这颗行星是否仍然活跃。这正是“洞察号”在其为期两年的主要任务中将要调查的内容。
“洞察号”的下一步是部署其太阳能电池阵列——这是着陆器唯一的动力来源。它必须等待字面意义上的尘埃落定,然后才能展开它们,以便开始收集火星的阳光。
“洞察号”的仪器系统工程师 Troy Hudson 对着陆器安全着陆并开始收集数据感到非常兴奋。“但首先,“洞察号”必须开始一个团队称之为‘二次 EDL’的过程,”他解释道。
“洞察号”是第一个科学仪器不固定在其底盘上的着陆器。相反,机器人必须使用一个关节臂将每个工具提起并移出,然后将其放置在表面上。在接下来的几天和几周里,“洞察号”将评估其机械臂的健康状况,并将健康检查上报给仪器。团队还将对该区域进行详细勘测,以便选择每个设备放置的最佳位置。
整个过程将花费大约三个月时间,首先放置一个法国制造的地震仪。这是行星探索的第一次——没有航天器曾试图在另一个星球上抓取任何东西。这可真是对“洞察号”的考验!
“洞察号”团队成员 Elizabeth Barrett 将机械臂的使用比作嘉年华游乐场里令人沮丧的抓娃娃机——如果娃娃位于另一个星球上,并且你必须以捡起它时相同的精度将其放下。
团队估计,所有仪器的校准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然后,正如首席研究员 Bruce Banerdt 所说,“真正深刻的问题就可以开始了——请做好准备,再坚持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