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赛道
将雪橇赛道想象成三个部分:运动员在起跑线前推动雪橇前进的 49 英尺(约 15 米)区域;发令枪响后用于加速的 65 到 100 英尺(约 20-30 米)区域;以及剩余的约 4,000 英尺(约 1200 米)的滑行距离,他们将在其中蜿蜒曲折地冲向终点线。当天前几次滑行总是更快:每一次都会产生更多增加摩擦的凹槽,从而缩短时间。
2. 肌肉男
双人雪橇队包括一名舵手,负责操纵雪橇,以及一名(前景中的)刹车手,他负责大部分的推行工作。这名运动员必须产生足够的力量来克服 375 磅(约 170 公斤)雪橇的惯性。他需要经过预先训练的快缩肌:能够进行短暂、爆发式发力的较大肌纤维。这就是为什么雪橇球探经常从田径队招募短跑运动员或橄榄球队的接球手。
3. 大力推行
发令器响起时,刹车手踏上冰面,抓住雪橇后部的两个把手。他弯曲膝盖,身体前倾,可能会伸直手臂:这样可以将初始推力的方向水平地、直接地从运动员的腿部——而不是相对较弱的手臂——传递出去。以总共 5 马力的力量,车队能在短短两秒钟内将雪橇从零加速到每小时 15 英里(约 24 公里)。
4. 空气动力学装备
空气会阻碍高速移动的雪橇,使其减速。速度越快,这种向后的压力就越大。因此,设计师为雪橇设计了圆润的锥形头部。当雪橇移动时,这个尖锐的船头劈开空气,减小风的阻力。运动员们也通过穿着紧身压缩面料的运动服来使身体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这有助于进一步减小阻力。
5. 滑行
在理想的比赛条件下——寒冷、阳光明媚的一天——冰面上会形成一层薄薄的、几乎看不见的水膜,使表面更加湿滑。经过打磨抛光的钢合金滑板进一步减小了摩擦力,使雪橇能够滑行。为了提高抓地力,运动员们穿着带有 350 到 400 根尖锐钢针的鞋子,每一步都会刺入冰面,使他们的脚能够抓住湿滑的表面。
6. 收尾
在最初的推行之后,运动员们越过起跑线,并继续向前推行 65 到 100 英尺(约 20-30 米)。然后舵手上车,刹车手的总负重增加到约 575 磅(约 260 公斤)。他再跑几步,直到他的腿无法更快地发力,并在雪橇达到每小时 25 英里(约 40 公里)之前跳上车。如果执行完美,这次推行就能节省足够的时间,让车队登上领奖台。
本文最初发表于《大众科学》2018 年 1 月/2 月刊的“动力”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