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电脑泡在水下不是个好主意。(重要提示:不要在家里尝试!)但如果你是微软,把一大堆计算机服务器放在海底可能是一个绝妙的主意。
你看,数据中心,也就是处理互联网所有数据的建筑物,消耗大量能源。是的,真的。仅在美国,它们每年消耗的能源就相当于 34 个燃煤电厂的发电量。其中大部分能源用于为服务器本身供电,但近一半的能源用于保持服务器凉爽,这样它们就不会过热而崩溃,将我们所有人推向末日 而是可以避免部分互联网暂时离线。
计算机科学家和建筑师们采用了各种方法来为数据中心降温,包括在凉爽的气候中建造数据中心,在服务器组内放入液体冷却剂袋,以及利用数据中心的余热来为建筑物供暖和加热水。
但微软有不同的想法:将服务器深埋在海底,周围的海水凉爽的温度可以全天候为服务器降温,而不会受地表季节的影响。
“Natick 项目”仍处于研究阶段。微软去年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测试,将服务器装在一个名为 Leona Philpot(这是对微软《光环》视频游戏角色的一种致敬)的容器中,并将其浸入海中数月。该测试是在太平洋沿岸 1 公里(0.62 英里)处进行的。
其理念是,最终,这些服务器可以在水下运行长达 10 年,几乎无需人工维护。
除了是(字面意义上的)一个凉爽的存储计算机的地方,海洋还有其他优势。大约 35 亿人居住在离海岸 125 英里以内,这使得海上数据中心成为一种无需占用宝贵的陆地房地产即可快速为大量人群提供互联网连接的好方法。
它还可以快速部署,微软估计载有服务器的船只可以在短短三个月内就位。这可能看似很长,但对于目前没有互联网的地区来说,能够快速上网会非常有帮助,而且还可以帮助灾区(如风暴或地震造成的破坏)重新连接网络。该公司研究人员还建议,这可能是一种为大量需要互联网的人(如奥运会或世界杯期间的观众)提供补充服务的好方法。
观看微软下面的介绍视频,了解更多关于 Natick 项目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