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 5000 万年前的鱼群被永久蚀刻在这块稀有的化石中

百万像素:这块古老的岩石让我们得以一窥这种淡水鱼类曾经集体活动的景象。
fish shoal close up
为了证实这些古代鱼类曾成群游动,研究人员测量并进行了一项基于鱼类彼此间距离以及它们朝向的模拟。Mizumoto 等人/英国皇家学会会报
fossilized fish shoal
这259条小鱼在5000万年前被活埋,如今仅作为史前“照片”得以保存。Mizumoto 等人/英国皇家学会会报

尚不清楚是什么导致了这群鱼的灭顶之灾,但这一烙印在石灰岩板上的永恒的、不幸的结局,却为我们提供了对古代鱼类成群游动的惊鸿一瞥。

集群(shoaling)是一种在当今海洋中仍然普遍存在的社会行为,涉及小型海洋动物集体行动以防御捕食者。鱼类呈长圆形编队游动,紧密聚集以避免被吞食。“集群是自然界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行为模式之一,”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行为科学家、一项关于该化石新研究的作者 Nobuaki Mizumoto 表示。

直到现在,科学家们只能猜测这种已灭绝的淡水物种 *Erismatopterus levatus* 是成群活动的。然而,这块5000万年前的化石,出土于科罗拉多州、怀俄明州和犹他州的格林河组,捕捉到了259条鱼组成的一个朝向前方前进的鱼群。

这块化石成为了本周三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报 B》上的一项研究的中心。研究人员利用这些鱼的印痕构建了鱼群的数字地图,测量了每条鱼及其与邻居的距离。为了让这些石化图像“活”起来,他们利用这张地图运行了1000次模拟,推断出每条鱼接下来的微小移动。

基于这次模拟,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些鱼并不是随机游动,而是集体行动。它们会排斥最近的邻居以避免碰撞,并吸引较远的邻居以维持编队。

虽然从二维图像中提取三维场景肯定存在局限性,但如果该理论属实,Mizumoto 表示,这意味着鱼类至少在5000万年前就已经成群游动了。而且,这一特征是这个古老的始新世物种独立于我们今天看到的成群鱼类而进化出来的。这可能归功于它作为对抗捕食者的有效保存策略。

这块化石是一次罕见而有益的发现,因为它具有类似照片的品质,让研究人员能够探索古代的社会行为。作者们在论文中指出,灭绝动物的社会互动此前“被认为不会留下化石记录”。

要使一群游动的鱼以这种方式被捕捉并印刻在石灰岩中,石化过程必须发生得极其迅速。作者们推测,可能是一片沙丘在浅水中塌陷到鱼群上,捕捉了那一瞬间,并将鱼群的队形保存了下来。但除了未来的研究,它们的真正死因仍将是个谜。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