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前,谷歌当时负责生物技术业务(后来成为 Verily)的一位高管 Andrew Conrad 提出了一项设想,即开发一种类似于《星际迷航》中虚构的“万用工具”,利用纳米粒子进行早期癌症检测。他表示,在大量资金的支持下,他的团队将在 6 个月内完成一个可用的原型。然而,三年过去了,设备仍未问世。如今,Stat 的一项调查显示,谷歌新生命科学子公司 Verily 提出的三项想法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除了癌症检测仪,其他一些听起来极具革命性的想法,包括备受吹捧的能够感应葡萄糖的隐形眼镜,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可能也缺乏科学数据支持。据 Stat 报道,这可能与该公司研究的开展方式有关,即习惯性地采用硅谷模式:“先吹嘘,后建造”。
谷歌通过 Verily 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将大数据和技术进步与科学相结合,以期治愈疾病。然而,全国各地的科学家都对这一想法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一些科学家对 Verily 的一些倡议运作方式的主要顾虑之一是,一项科学理念,无论其多么重要或令人兴奋,如果没有清晰的实现路径,很少能取得成功。
如果谷歌希望继续将其定位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导者,它可能需要改变其处理宏大想法(如治愈癌症)的方式。
完整报道请在此处 Stat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