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大多数人来说,白日梦是逃离现实的短暂但愉快的时光。而且,虽然我们很容易把整个会议或讲座都沉浸在我们自己创造的更具吸引力的宇宙中,但大多数人在必要时也能控制住自己的想象力。
但对一些人来说,几乎不可能摆脱白日梦。患有“适应不良性白日梦”的人会深深地沉迷于他们精心编织的幻想中,以至于难以过上日常生活。
以色列海法大学的 Eli Somer(该术语的提出者)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适应不良性白日梦应该被视为一种精神健康障碍。事实上,Somer 及其同事在一项发表于《意识与认知》期刊上的新研究中报告称,适应不良性白日梦患者平均将 57% 的清醒时间用于幻想。在特别爱做白日梦的日子里,这一比例高达 69%。相比之下,没有这种情况的人花费 16% 的时间做白日梦。
在对 340 名从在线聊天室招募的、自称为适应不良性白日梦患者的人进行调查后,科学家们发现,这些人比其他人有更多的关于虚构角色和复杂情节的遐想。他们还表现出较高的注意力缺陷和强迫症症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们的白日梦干扰了他们的睡眠、家务、人际关系或生活目标。许多人感觉自己像是有瘾。
“这阻止了我与现实世界和真实人物的互动,”一位受访者告诉研究人员。“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我经常逃学,只是为了活在我的世界里。”
另一位受访者报告说,她的白日梦中有 35 个不同的角色。“我不记得有任何时候我的头脑是独处的,只有我自己。他们一直都在。”
今年早些时候,Somer 和他的团队还创造了一个 14 项量表来衡量极端的白日梦。
一些专家对适应不良性白日梦应获得独立诊断的说法持抵制态度。明尼苏达大学莫里斯分校的 Eric Klinger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一旦你开始给这些事物贴上精神病学的标签,你就会陷入麻烦,因为通常正常的机制就能解释这一切。”
尽管如此,Somer 仍计划开发诊断和治疗适应不良性白日梦的方法。他和他的同事在新研究中总结道:“如果一个人平均将 57% 的清醒时间用于不受控制的幻想活动,那么他们因此而危害了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才能实现的生活目标的实现,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更凸显了需要进一步了解[适应不良性白日梦]并找到适当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