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用鼻子找朋友,避开敌人

有袋类动物利用它们的大鼻子来完成一切,从嗅出毒素到打招呼。

考拉的鼻子很特别——它是一个长方形的黑色皮革状物体,位于一张圆圆的灰脸上,摸起来却出奇地柔软。而且每只考拉的鼻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一项对108只野生考拉的研究发现,鼻孔周围独特的色素沉着模式,即使考拉在树上,地面观察者也能可靠地识别出个体。

但对考拉来说更重要的是,鼻子是这种标志性有袋类动物与它所处世界的重要连接,从嗅出毒素到打招呼。

这一切从出生就开始了。刚出生的考拉幼崽,体重只有半克,却已经具备了嗅觉能力,能够找到袋子里的奶香和妈妈的乳头。

考拉的鼻子知道如何嗅出毒素

众所周知,考拉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或休息。当它们不睡觉或休息时,它们主要是在进食或在树木之间移动。在这两种活动中——换句话说,在它们大多数清醒的时间里——它们都跟着自己的鼻子走。

考拉几乎总是仔细闻闻食物才吃。因此,许多考拉专家最近得知,考拉并没有太多用于嗅觉受体的基因,这些受体存在于鼻腔的神经细胞上,用于检测不同的气味。

这与解剖学观察相符,解剖学观察也表明,在有袋类动物中,考拉的嗅觉可能相对较差,部分原因是与节约水分相关的特征。

桉树叶富含天然植物毒素和其他令人不快的化学物质,考拉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接触最严重毒素的树木。

但影响考拉进食的大多数毒素都不是挥发性的——它们没有气味。考拉依靠它们的味觉(考拉基因组中特别富含味觉受体的基因)来最终决定一片叶子是否可以安全食用。

对考拉来说幸运的是,仅含少量毒性的化合物萜烯(桉树油的清新气味)具有高度挥发性,并能提供叶子中其他毒素含量的有用线索。

作为一种以基础饮食为生的专食者,有一个优势是需要学习的气味线索相对较少。幸运的是,考拉正在检查的叶子就在它们鼻子前面!

考拉的鼻子不仅能闻到植物毒素,可能还能在解毒过程中发挥微小的作用。

我们知道我们鼻腔中的酶可以解毒某些药物,而在其他专食性食草动物,例如木鼠,许多在肝脏中解毒天然植物毒素和药物的酶,也在鼻腔内壁表达。

这些酶可能有助于防止鼻子被气味淹没,并保持敏感性。至关重要的是,它们还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因为鼻组织是吸入的毒素与大脑之间的唯一屏障。

考拉的鼻子知道如何交朋友

嗅出食物很重要,但这并不是考拉最大的特长。那么为什么要有这么大的鼻子呢?答案可能在于社交沟通的重要性。

尽管考拉基因组中的嗅觉受体相对较少,但它富含犁鼻器受体,这些受体存在于鼻腔的细胞中,对水传播播的分子(如信息素)很敏感。

考拉通常是独居动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知道邻居。除了雄性考拉在繁殖季节发出的响亮叫声外,嗅觉交流是考拉用来寻找或避开彼此的方式。

雌雄考拉常常花大量时间闻树的底部和树干,然后才决定是爬上去还是去别的地方。当考拉进入或离开一棵树时,它们通常会将一股尿液沿着树干滴下,留下一串化学物质,可能揭示有关考拉的性别、身份、优势地位、与其他考拉的亲缘关系、交配意愿、疾病状况甚至它们吃过什么的信息。

但如果考拉的尿液是一本用气味写成的书,那么雄性考拉胸腺分泌物则更像是一个条形码。

这个腺体在雄性考拉胸部中间表现为一块黄褐色、被分泌物染色的裸露皮肤,提供了一种区分性别的方法。

它会分泌一种由脂肪酸和其他化学物质组成的油状混合物,然后通过每个考拉腺体中独特的细菌群落转化为更复杂的化学混合物。最终结果是一种独特的气味和每个考拉无可辩驳的身份标志

考拉的鼻子亲吻

除了这些迷人的鼻部能力,考拉的鼻子还有一点让我们喜爱。

当野生考拉被带入圈养环境后,它们会继续依靠鼻子来了解周围陌生的新世界——这包括它们的食物和树枝,但也包括围绕在它们身边的科学家和饲养员。

它们会将任何感兴趣的东西拉到鼻子闻的范围,使它们成为少数几种会互相蹭鼻子打招呼的野生动物之一,即使是和人类以及其他考拉刚刚认识!

但野生考拉对人类的触摸非常敏感,这可能会通过应激激素皮质醇产生亚致死性应激

毫无疑问,考拉的鼻子令人着迷,是进化的奇迹,但无论有多大的诱惑去触摸它,请让那些考拉安宁!

Ben Moore 是西悉尼大学霍克斯伯里环境研究所的生态学高级讲师,Edward Narayan 是西悉尼大学动物科学的高级讲师。本文最初刊登在The Conversation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