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维鸟——是 鸟类,不是人或水果——它们是你能想象到的最不像鸟的鸟,却仍然是国宝级的鸟类。而且,正如有些人这个周末在 Twitter 和 Reddit 上发现的那样,它们产下的蛋大得惊人。
这不是经过 PS 处理的。这是一张真实的 X 光片,显示蛋的质量约占携带它的鸟的四分之一。如果人类携带那么大的婴儿,我们会生下 30 磅重的婴儿。几维鸟是如何做到的?并非没有重大挑战。根据 “拯救几维鸟”(有史以来起得最好的保护组织的名字)的说法,雌性几维鸟(鸟)必须摄入比平时多三倍的卡路里来喂养体内的蛋。它毛茸茸的肚子最终会拖在地上,变得如此之大,以至于它在怀孕的最后几天必须禁食——没有地方放食物了。
这对于几维鸟来说通常不是问题,因为这些鸟不会飞。它们的羽毛更像是细而蓬松的毛发,它们的骨骼不是中空的——它们像哺乳动物一样有骨髓。所以它们不仅不用担心体重增加而无法从地面起飞,而且它们的骨骼足够坚固,可以支撑增加的重量。
科学家们曾经认为这些巨大的蛋是某种奇怪的进化失误造成的。也许古代几维鸟体型更大,随着体型缩小,它们未能进化出更小的蛋。由于雌性仍然能够生存,因此没有必要淘汰巨大的卵子。考虑到几维鸟所处的进化分支,这似乎是有道理的。鸵鸟和鸸鹋是最有名的,它们都产巨大的蛋。几维鸟与象鸟的关系最密切,从名字就可以猜出它们有多大。
但事实证明 并非如此。几维鸟不是进化上的意外。它们只是繁殖方式更像哺乳动物而非鸟类。哺乳动物产下活的幼崽,而且通常在发育较晚的阶段,它们的幼崽基本上可以自理(人类是一个显著的例外;我们出生的状态半生不熟且无助)。鸟类则不是。它们产卵,即使卵孵化了,雏鸟也是脆弱的绒毛球。然而,几维鸟宝宝一出生就基本准备就绪,可以自己跑动并躲避捕食者——父母几乎立即就离开。
几维鸟的行为也与其他大多数鸟类不同。首先,它们是夜行动物,所以在某些方面,它们更像是哺乳动物蝙蝠,而不是大多数其他鸟类。几维鸟的视力很差,以至于在大约三分之一的本地几维鸟中都发现了 眼部病变,但似乎并不影响它们的捕猎能力。相反,它们依靠异常发达的嗅觉。它们用又长又细的喙在泥土中翻找,可以闻出蝉和蠕虫。
我们有没有提到它们 奔跑速度和人一样快?尽管体型小巧——与鸡类似——但它们拥有强壮的小腿。
所有这些奇怪的、类似哺乳动物的适应性可能都源于几维鸟在新西兰生态系统中填补了某个空白。除了蝙蝠,这个岛国没有本地陆地哺乳动物。所有生活在那里的雪貂、鼬鼠、兔子和绵羊都是由水手引进的。正是因为这些入侵的生物,所有五个几维鸟物种现在都面临威胁或濒临灭绝。任何不会飞、怀着蛋时几乎无法行走的鸟,对于陆地哺乳动物来说都是很好的猎物。这就是为什么新西兰的保护组织如此努力地 将他们国家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除了绵羊)清除掉(为了拯救它们本地的动物群)。
几维鸟无疑是一种奇怪的鸟,但这正是拯救它的原因。它很特别,就像在孤立的新西兰岛屿上发展的许多其他生命一样。如果它们能够承受生下一个相当于其体重的五分之一的蛋,我们至少应该努力帮助它们躲过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