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的孩子们身上有什么特质让老一辈人如此敏感?也许是因为他们读的书不够多,户外活动时间不够多,或者缺乏足够的欣赏力——至少他们的长辈是这么说的。
而且,不仅仅是今天的成年人这样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自文明的早期以来,老一辈人一直在哀叹年轻一代的衰落。甚至在公元前 4 世纪,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年轻人都觉得自己无所不知。
那么,为什么会对下一代如此刻薄呢?本月早些时候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对孩子的负面看法并非总是基于他们的行为;这更多地与成年人如何赞美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状态有关。
约翰·普罗茨科(John Protzko),一位来自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认知科学家,也是该论文的首席作者,他说,他在研究儿童延迟满足时受到了启发。一项对认知发展专家的调查发现,大多数专家认为,在过去 50 年里,孩子们在控制自己对糖果等奖励的渴望方面并没有变得更好。然而,普罗茨科的研究证明他们错了。
这让他开始思考……成年人身上有什么特质让他们对孩子抱有最坏的假设?这又是如何导致对“当今的孩子”的抱怨呢?
普罗茨科最新的研究考察了三组美国成年人在三个方面的特征:对长辈的尊重或威权主义、智力和阅读的乐趣。然后,他和他的合作者询问参与者,他们是否认为当代的儿童也具备同样的品质。他们发现,在其中一个类别中表现特别强的成年人,往往会认为当今的孩子在该方面表现较弱。
例如,如果一个成年人被贴上“聪明”的标签或自我认同为聪明,他们就越有可能认为“当今的孩子”不如以前聪明。普罗茨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回忆起自己年轻时更聪明,无论事实是否如此。此外,他们只对他们认同的特质持有强烈的看法。
在研究的另一个阶段,研究人员为参与者分配了随机分数,以欺骗他们认为自己在阅读方面有多好。许多成年人因此改变了他们对孩子现在和过去阅读能力的看法。
普罗茨科提出,这种转变有两个原因:记忆可能不可靠,以及缺乏对童年真实情况的客观了解。“他说:‘那些在一个特质上得分很高的人,比如对长辈或权威的尊重,他们会将自己目前在该特质上的高水平投射到过去,想着‘哦,这一定就是所有孩子的情况’。’”
多年来,同样的记忆偏差一直在发生,使得孩子们的表现似乎越来越差。事实上,普罗茨科说,参与者越年长,这种偏差的影响就越大。
但并非所有人都认为这种心理学解释如此清晰。麦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娜塔莎·拉贾(Natasha Rajah)表示,这项《科学进展》的研究结果与早期研究相悖,早期研究表明,当人们形成自我概念时,他们会从一个较差的版本开始,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进步。
另一方面,普罗茨科认为,对个人成长的感知与投射在当今年轻人身上的记忆偏差可以并存。“尽管我们认为自己过去一直在进步,但我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完全没用的人,”他说。
他还认为,成长和地位可以并存,因为虽然一个人可能认为自己越来越聪明,但他们仍然可以相信自己一开始就很聪明。
滑铁卢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理查德·埃巴赫(Richard Eibach)认为这项研究“非同寻常”,因为这种对年轻人的悲观情绪似乎是一种人类无法摆脱的偏见。他说,这些发现反驳了我们都认为我们这一代人是“最棒的”的观点,而是更深入地探究了个人将年轻人视为负面的原因。每个人的自尊都在衡量自己。
埃巴赫还认为,选择这三个特质——威权主义、阅读和智力——非常精明,因为它们分别反映了一种认知技能、一种行为和一种态度。
然而,拉贾认为,选择的这些特质可能更受老年人的重视,如果研究人员选择了像技术这样的年轻话题,研究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是真的在消极地看待孩子,还是更多地关于你拥有的技能,所以你对那些没有这些技能的人评价更严厉?”她问道。
塔夫茨大学心理学家、专注于衰老和情景记忆的艾亚娜·托马斯(Ayanna Thomas)说,普罗茨科及其同事本可以关注一个条件,那就是注意力,因为这是当今科技驱动型年轻人常常讨论的一个争论点。她还指出,随着心理健康越来越少被污名化,精神韧性可能也是一个可以检验的方面。
“这是我们文化中的一个转变;我想知道你是否能在这个研究的背景下捕捉到这一点,”她说。“如果能跟进一下,那将是非常棒的。”
除了这些因素,托马斯还想知道人们与孩子相处的时间长短是否与他们对年轻人持肯定或否定态度有关。
尽管关于成年人为何可能认为年轻一代平庸,还有很多需要了解的地方,但这项研究表明,一句古老的格言可以归结为一个经典的人类特质:虚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