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而且很可爱),企鹅在气温骤降时会挤在一起取暖。这似乎很简单:它们挤在一起是为了保暖。但经过对南极 Pointe Géologie 群岛中超过 3,000 只帝企鹅进行三个繁殖季(2005 年、2006 年和 2008 年)的监测后,研究人员确定,这种简单的挤在一起取暖方式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复杂得多。这项研究发表在 12 月的《动物行为学》杂志上。
这种挤在一起取暖的方式被称为社会性体温调节,企鹅在气温骤降和风力增强时会更频繁地这样做。正如论文中所述,社会性体温调节最极端的例子是由帝企鹅完成的。它们是唯一在寒冷的南极冬季繁殖的动物,因此需要保持体温。研究人员发现,帝企鹅的挤在一起取暖持续时间从大约 12 分钟到几小时不等,每只帝企鹅平均花费 50 分钟在其中。一种理论认为,企鹅之所以不长时间待在一起,是因为挤在一起后温度过高。在某些情况下,挤在一起时的温度高达 99.5 华氏度(37.5 摄氏度),远高于企鹅能承受的 68 华氏度(20 摄氏度)。因此,为了调节热量,它们可能会分散开来。事实上,一旦离开了特别热的群体,一些企鹅被观察到在吃雪,可能是为了降低体温。
但是,这些挤在一起的群体是如何结束的呢?人们可能会认为这是由群体中心温度最高的地方的企鹅引起的。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分散往往是从群体边缘的企鹅开始的,并且只用了两分钟就扩散到整个群体。这可能是因为温度的升高并不是随着深入群体而呈线性增加的。或者,可能是因为群体中间的企鹅被困住,基本上无法移动。
研究人员承认,这些结果仅限于一个企鹅群体。我将很乐意志愿去监测另一个群体,看看这些假设是否成立。
[来源:科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