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是极佳的渗透者。它们体型小巧、灵活且无处不在,很容易被忽视。有人可能会想,肯定有一种方法可以将这种爬行能力转化为军事侦察工具。DARPA,五角大楼的未来项目部门,在利用昆虫或昆虫大小的机器人作为间谍机器方面拥有几十年的经验,而且这项研究甚至可以追溯到DARPA成立之前。
这些信息来自圣何塞州立大学讲师苏珊·马雷特(Susan Maret)根据《信息自由法》提出的请求。她也在secrecy {fragments}博客上撰写文章。2015年7月,她请求提供关于“DARPA在混合昆虫微机电系统和微机电(HI-MEMS)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中的作用”以及其他几个相关主题的信息。这项请求的成果是一份88页的文件,其中大部分是DARPA在2006年和2007年关于小型飞行机器人可行性的演示文稿。
展示的大多数载具都只有手掌大小,足够携带电池并飞行,但仍然太大,无法在室内使用。动力问题困扰着小型电子载具。公开的文件包含一些有趣的插图。其中一张显示了一架航空器,携带的电池几乎与机身一样长;另一张展示了一架大小相当于几块微处理器的飞机。自然,DARPA试图改造现有的、小型、自供电的飞行物,使其成为间谍飞行器。
他们通过将微系统植入蛾蛹中,让昆虫在电子设备周围 长出肌肉组织 来实现这一点。而且,这已经是幸运的情况了。另一项关于蛾类电子设备的尝试是,将蛾蛹切成两半,然后在两半之间插入一根透明玻璃管。在玻璃管的作用下,蛾完成了发育,这为未来的科学家将电子设备植入飞行昆虫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DARPA一张具有诱惑力的幻灯片,题为“20世纪40年代的关键实验”。DARPA直到1958年才成立,因此被分割开的蛾实验不可能是标题所暗示的20世纪40年代的实验。找到这些具体的文件可能会更困难。20世纪40年代并非一个平静的十年,战争结束后,美国整个军事结构的巨大重组很可能导致一些文件在混乱中丢失。但如果DARPA知道有20世纪40年代的实验,那么就一定存在一些证据。
也许甚至不需要一个遥控昆虫间谍才能潜入并查明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