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入侵性物种并非有意为之。 并非真的。它们常常被引入以解决人类特有的问题,如害虫或水土流失,而植物和动物一旦发现自己身处一个远离原生栖息地的新地方,它们并不是真的在努力摧毁它们啃食或殖民的一切。它们只是像生物一样生长和繁衍。
但通常,如果新家缺乏天敌,允许它们过度生长或生长过快,这些生物本身就会变成害虫。然后,我们人类往往会用动听的歌曲、狩猎和作为晚餐来根除它们,甚至故意用疱疹病毒株来感染它们。
这些是我们最常听说的入侵物种,由此造成的生物多样性丧失不容小觑。但在某些情况下,非本地物种可能被误解了,它们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糟糕。有时,它们反而弊大于利。
在一项于周一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上的研究中,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威尔明顿分校的研究人员对格氏藻进行了研究,这种藻类几十年前从日本扩散开来——很可能是随着牡蛎的出口。
这种海藻,看起来像散落在沙滩上的缠结的头发(真恶心),被用来制作琼脂这种配料——但在一些地区,它也因为缠住渔网和船只螺旋桨而声名狼藉。但它也有积极的一面。
在研究这种藻类出现在北卡罗来纳海岸泥滩上的情况时,该研究的作者、博士生 Aaron Ramus 发现,这种入侵物种实际上为包括生活在泥土中的无脊椎动物在内的本地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它还为幼蟹、虾和鱼提供了庇护所——这些都是该地区渔民至关重要的物种。
“我并不是想说所有入侵物种都是好的。但也不是所有入侵物种都是坏的,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人类是有益的,”Ramus 说。
如果没有入侵性海藻,那些很久以前已经失去了本地海藻、牡蛎和其他形成栖息地的动植物的泥滩,就会变得一片荒芜。
在丹麦进行的一项类似研究发现,格氏藻实际上能够与其他基础物种或形成栖息地的物种共存,它们迁入时对本地贻贝和海草的影响很小,并为当地无脊椎动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
这并不是说所有入侵物种都有积极的一面。在关岛,棕树蛇对当地鸟类种群造成了严重打击。斑马贻贝在中西部湖泊和河流中堵塞了管道,破坏了基本基础设施——这只是众多例子中的两个。但值得记住的是,并非所有非本地物种都是坏消息。
“入侵物种的影响将取决于入侵的具体背景。在假设产生负面影响之前,应该尽早调查入侵物种的影响,因为它们可能正在提供益处,”Ramus 说。
所以,不要 so 快地去憎恨非本地物种。有时,它们能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