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这篇报道发布于 2018 年 6 月,当时 Instagram 推出了 IGTV。我们现在又重新推广它,是因为 用户们对该应用最新更新的强烈抗议。这次更新取消了垂直滚动浏览动态消息,取而代之的是类似 Instagram Stories 的点击式浏览。据 Instagram 负责人的一条推文 称,这次更新原本只是一次非常小范围的测试。届时,用户应该会体验到和以前一样的 Instagram。
据报道,Instagram 联合创始人 Kevin Systrom 曾表示,这款照片分享应用 Slogan 是 “做好一件事,并把它做好。” 曾几何时,这种理念很清晰,一代用户依赖 Instagram 作为他们主屏幕上最宁静的角落——一个自我策展的、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剪贴簿,里面有度假照片、时尚摄影和无限的吃货内容。当其他应用都很激进、繁忙且色彩鲜艳时,Instagram 的重点似乎不在于用户参与度;而在于编辑。
但这一切都变了。2018 年的 Instagram,与其说是田园诗般的游乐场,不如说是一个拼凑而成的游乐场,功能应有尽有。它不再是只做好一件事(照片分享),而是越来越多地试图做到一切。2013 年,它发布了 直接消息功能,并在 2015 年 得到了极大扩展。同年,Instagram 放弃了其标志性的方形裁剪,转而支持所有照片类型。在 2016 年底,它添加了 Stories,一项类似 Snapchat 的服务,允许 上传定时、在 24 小时后消失的垂直图像和视频。同年,它打破了备受喜爱的动态消息倒序排列的流程,转向了一种算法,许多用户觉得该算法几乎是随机排序内容。上周,该公司推出了 IGTV,允许用户在该应用中的 IGTV 服务,或一个独立的 IGTV 应用中发布长达 1 小时的视频,许多人认为这是 对 YouTube 的挑战。就在这篇报道的草稿阶段,该应用还推出了一个*新*的新功能——私人视频聊天。

这一切都没有被忽视,特别是对于那些早期用户而言,他们可以在自己的个人资料中看到该平台的发展历程,从几百万用户拍摄的、带有 Kelvin 滤镜的海滩照片,配有黑色磨砂边框,到现在拥有 10 亿用户,生产出数量空前的当代艺术作品。内容的技艺水平提高了,但对于那些有长期记忆的人来说,似乎在某个时候 Instagram 失去了它独特之处。
有人将此归咎于 Stories 的推出(Buzzfeed 曾令人难忘地称 该服务是“家破坏者”)。其他人则指向 日益增加的广告量。还有人则 对倒序排列的新闻源的消失感到愤怒。但尽管有这些普遍认同的弊端,Instagram 的表现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解释 Instagram 喜爱度与可用性之间差距最令人着迷的原因,在于一个 21 世纪特有的真相:用户体验,或称 UX,设计师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Nate Bolt 是 Ethnio,一个用户体验研究招募平台 的创始人。在此之前,他曾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担任用户体验研究主管。他说 Instagram 在备受批评的服务中的成功听起来反常识,因为它确实如此。“有时候你构建的东西,人们在行为上会喜欢,但会不断地(负面)评价,”Bolt 说。“这是最奇怪的事情。”换句话说,虽然有些人声称 Instagram 的每一步都是失误,但大多数用户仍然继续点赞、滑动和上传。事实上,许多人似乎在 *更频繁地* 使用这款应用。
“自我报告的反馈很难依靠,”Bolt 说。“即使是公众情绪也很难依靠,当某样东西是新的时。”例如,研究表明,自我报告会系统性地出现偏差,无论是向医生报告健康行为,还是向媒体研究人员报告玩游戏的时间。这些不一致的原因有很多,从 随时间模糊的记忆 到 似乎天生存在的提供社会可接受答案的人类愿望,再到 情绪状态的变化会改变我们对时间的感知。
同时,公众情绪对任何企业的长期成功都很重要,但这必须与消费者出了名的厌恶改变这一点相权衡。还记得 2015 年 Google 更改其 logo 从用了几十年的衬线字体改为无衬线字体吗?几乎没人记得。但在当时,也就是三年前,几十万亿次谷歌搜索之前,互联网上发生了关于 几个卷曲的字体 的彻底的、完全的崩溃。
用户体验研究人员意识到了这些困难,因此他们会放弃凭本能的反应,转而采用冷酷、真实的行为数据。借鉴心理学、医学研究和其他科学领域的定量和定性测量方法,帮助 Instagram 等公司追踪成功。调查和焦点小组仍然在使用,但观察方法通常更受青睐。幸运的是,高科技工具使得捕获这些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
通过屏幕共享,UX 研究人员可以观察用户如何使用数字产品,并迅速识别瓶颈和意外用途。在 Bolt 的公司 Ethnio,一个请求会实时出现在用户屏幕上,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与一位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讨论该服务。通过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识别他们,该公司可以从各种用户那里收集更关键、实时的反馈。因此,公司对客户如何与他们的产品互动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

当然,UX 设计并非孤立存在,它受到当前用户需求的影响,也受到公司对未来用户期望的塑造。
因此,Instagram 从一个沉思的空间转变为一个多媒体沙盒,很容易归咎于青少年。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这款应用不再是为那些怀念网络宁静时光的早期用户设计的,而是为年轻人设计的,毕竟他们代表着未来。Facebook 在这方面基本上已经触底——2015 年,71% 的青少年告诉 Pew 他们使用 Facebook,而三年后这一比例降至 仅 51%。但根据 Pew 研究中心 5 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72% 的青少年表示他们使用 Instagram。这意味着在所有社交媒体中,该应用仅次于 YouTube,而 YouTube 是一个使用率高达 85% 的青少年群体使用的横屏视频服务。Instagram 更明亮、更吸引人的设计以及对类似 YouTube 的 IGTV 服务的投资,可能是在努力获得——以及更重要的是,维持——在 Z 世代中的广泛吸引力。
或者,Instagram 大胆的功能推出可能代表着重点的重大转变。公司联合创始人 Systrom 一直以来都表达过创造不同于其他社交媒体应用的愿望。他曾说过“做好一件事”的 Slogan,以及他坚持不懈地尝试自动化删除有害评论。但 Systrom 尽管继续经营 Instagram,Facebook 对该应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Facebook 以商业为目标的、将我们的注意力变现,连接 Facebook 旗下多个平台的用户,以及利用机器自动化流程、甚至预测行为 的目标,都重塑了这款照片分享应用。正如 Stories 工具所清晰表明的,该工具提供了增强现实面部滤镜,但与主 feed 相比编辑工具很少,Instagram 的重点正从编辑转向参与度。
无论好坏,闪烁的粉色圆圈;无限滚动;粉色、橙色和蓝色的通知;以及其他喧闹的设计确实能促进用户参与。Facebook 旗下所有平台(从 Instagram 到 WhatsApp)的 Stories 的增长速度是相应新闻源的 15 倍。自 2017 年 9 月以来,Instagram 增加了超过 2000 万月活跃用户。尽管算法新闻源在推出两年后仍然受到批评,但根据该公司的说法,它比倒序排列的新闻源能产生更多的用户参与度。长久以来都有句话说,行动胜于言语。在 Instagram 和其他数据驱动的应用上,这句话终于成真了。
至于 IGTV,现在断言它的未来还为时过早。但那些为 Instagram 系列中其他令人质疑的功能提供支持的研究人员和设计师们,都确信长篇垂直视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尽管挑战 YouTube 可能看起来不可能,但很有可能,无论 Instagram 走向何方,我们的手指最终都会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