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Jokowi” Widodo)已决定将在一个交通不拥堵、不易发生洪灾的地方设立行政中心。这位连续两届任期的国家领导人近日宣布了将首都迁出雅加达的计划。专家表示,到2050年,雅加达可能超过95%被淹没。然而,虽然人们很倾向于将这一重大举措归咎于气候变化,但雅加达的问题比这更深层一些。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世界各地的沿海城市都将面临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灾难性海水涌入。变暖的温度导致冰川融化,海洋膨胀。但雅加达并非被海水吞没,而是正在物理性地沉入地下。退居第二吧,威尼斯——这里是世界上沉降速度最快的城市。
雅加达,最初名为Sunda Kelapa,坐落于爪哇岛北部海岸一个低洼平坦的沼泽地上,在17世纪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这里早已是活动中心。数百年以来,其在芝里翁河口处的天然港口一直是出口香料的知名港口。荷兰人称之为巴达维亚,修建了一系列运河来抵御洪水,并将其设为他们在该地区的殖民地首府。但他们将这里打造成“热带阿姆斯特丹”的努力并未完全成功。
根据印度尼西亚万隆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北雅加达紧邻海岸,在1925年至2015年间下沉最严重,下沉幅度高达4米。而整个城市平均每年下沉1到10厘米,且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下沉速度也在加快。如今,许多街区已低于海平面。
说雅加达受到气候变化引发的洪水威胁并非错误,但当一些街区下沉的速度比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还快时,海平面上升只是加剧了本已严重的伤口。
雅加达拥有超过1000万人口,而其面积仅比芝加哥略大(作为参考,芝加哥人口不足300万),使其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岛屿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如此多的人需要用水,但却没有足够完善的供水管道系统能将水输送到整个城市(据估计,自来水公司只能满足城市40%的需求)。因此,大多数居民和企业直接从地下含水层抽水。
这会导致一个称为地面沉降的过程。就像气球放气会瘪下去一样,耗尽了脆弱岩石中的地下水,会使其下陷、开裂,甚至更糟。
地面沉降在地下水位浅的沼泽地区是一个主要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佛罗里达州有塌陷问题),而高人口密度和城市扩张的重量会加剧这一问题。这使得雅加达处于沉降沉积物的完美风暴中心。低于海平面意味着洪水频发,一些地区现已永久淹没。该市还缺乏绿地,使得水更难渗透回土壤。基础设施正在崩溃——建筑物、道路和桥梁因地基移动和水患而开裂。
水文学家表示,雅加达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来停止抽取地下水,并转而使用从附近水库供水的管道系统——否则,这座城市下沉的河流将不再流入大海,反而会淹没街区。尽管在这方面进展甚微,但当局迄今已完成了沿海港口4500米海堤的一半以上工程,以防止海水入侵。但即使是海堤本身,预计也会下沉。
印度尼西亚政府还计划在雅加达湾中部建造一座耗资400亿美元的巨型堤坝,并填海造17个人工岛(荷兰顾问参与了“热带阿姆斯特丹2.0”的建设)。但该项目(仍处于规划阶段)遭到了环保人士和当地渔民的反对,他们认为,如果堤坝将河流与海洋隔开,流入海湾的脏水将把海湾变成一个污水池。如果雅加达希望在2050年后继续存在,就必须对其基础设施进行一些尚未认真提出的、根本性的、剧烈的改变。
尽管雅加达作为城市的未来尚未确定,但其作为首都的日子可能已屈指可数。据报道,佐科希望新的行政中心能更靠近印度尼西亚的中心地带(爪哇岛位于该国西南部)。一个建议的地点是加里曼丹的巴朗卡拉亚,即婆罗洲的印度尼西亚部分。它位于内陆,还有一个好处是无需应对困扰爪哇岛的火山活动。但它位于岛屿原始雨林的中间,而这片雨林因煤炭、黄金、木材以及最近的棕榈油的失控开采而饱受威胁。一些专家认为,在这里建立一座特大城市将加剧婆罗洲本已严峻的生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