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和人类会互相“交谈”以智胜蜜蜂

来点蜂蜜!
Yao honey-hunter Orlando Yassene chops open a bees’ nest in a felled tree in the Niassa National Reserve, Mozambique.
蜂蜜猎人奥兰多·亚森在莫桑比克尼亚萨国家保护区的倒下树木中砍开蜂巢。克莱尔·斯波蒂伍德 摄

1569年,一位在如今莫桑比克工作的葡萄牙传教士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情:一群小鸟进出教堂,啄食祭坛上的蜂蜡蜡烛。尽管他对此行为感到困惑,但当地居民却早已习以为常。这些小鸟是蜜鴷,一种以偏爱蜂蜡而闻名的鸟类,它们与人类猎蜜者之间有着合作关系。

人类与动物的合作,尤其是在食物采集方面,并非罕见。我们训练狗围捕猎物,训练猪寻找松露,甚至训练鸬鹚捕鱼。

但在所有这些情况下,动物要么是被驯化,要么是被训练来服从我们的命令。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合作则十分罕见。有一个非凡的案例是,研究表明,海豚会与巴西渔民合作捕鱼,这对人类和动物都有益。但蜜鴷和它们的人类伙伴将合作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数百万年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猎蜜人一直利用这些鸟类寻找蜂巢。而反过来,蜜鴷也利用人类来帮助它们获取它们喜爱的蜂蜡。

真正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们在进行共同的觅蜜捕猎之前是如何找到彼此的:通过使用特殊的叫声进行“交流”。根据一项由进化生物学家克莱尔·斯波蒂伍德领导的最新研究,这些叫声显著增加了人与鸟类在捕猎结束后获得甜蜜回报的机会。

“这种关系之所以非凡,是因为它涉及很可能在数十万年间通过自然选择演化而来的互动,”剑桥大学和开普敦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斯波蒂伍德告诉《大众科学》。“事实上,她说,有人推测这种关系可能可以追溯到190万年前,那时是直立人的时代,也就是人类最早学会用火的祖先。”

“我们之所以对鸟类有用,是因为我们能够控制火和烟,”她说。

A male greater honeyguide
一只雄性大蜜鴷。克莱尔·斯波蒂伍德 摄

虽然蜜鴷喜欢吃蜂蜡,但它们本身并不擅长获取。蜂蜡藏在蜜蜂的巢穴深处,而蜜蜂的刺蜇对这些小鸟来说可能是疼痛的,甚至致命的。人类通过用烟熏蜂巢来避免被刺蜇,烟雾可以掩盖蜜蜂的警报信息素,降低它们的攻击性。当然,人类的挑战在于首先找到蜂巢。

斯波蒂伍德和她的同事们陪同瑶族成员在莫桑比克尼亚萨国家保护区进行了多次猎蜜活动,观察了这些活动并进行了实验。

人类与鸟类的合作模式如下:首先,猎蜜人使用特殊的叫声吸引蜜鴷,蜜鴷则以专门用来引起人类注意的叫声回应。一旦跨物种团队联系上,鸟儿就会在树林间飞来飞去,指示蜂巢的方向,人类则在下方跟随。成功将人类引到蜂巢后,蜜鴷只需在一旁看着,等待它的人类伙伴开始工作。

瑶族男人的第一步是熏烟驱赶具有攻击性的蜜蜂,以创造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即使作为观察者,斯波蒂伍德说她也被蜇了很多次。)

然后,他们用手工斧头砍伐树干以进入蜂巢。当蜂蜜被取出后,猎蜜人会分开蜂蜜,然后将蜂蜡放在一边,有时会举行仪式将其呈献给蜜鴷享用。总而言之,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

Yao honey-hunter Orlando Yassene holds a wild greater honeyguide female (temporarily captured for research) in the Niassa National Reserve, Mozambique.
瑶族猎蜜人奥兰多·亚森抱着一只野生的雌性大蜜鴷。克莱尔·斯波蒂伍德 摄

斯波蒂伍德特别想知道鸟类是否将猎人的叫声与特定意义联系起来。这种叫声由许多代瑶族男人传承下来,是一种响亮的颤音后接一声短促的哼声。听起来像是“Brrr-hm!”。

她将蜜鴷对“Brrr-hm”声音的反应与两种对照声音进行了比较,发现鸟类对这种传统叫声的反应更为积极。此外,斯波蒂伍德发现,使用传统叫声的猎人更有可能找到一只鸟来指引他们,一旦找到,找到蜂蜜的可能性也更高。总而言之,使用“Brrr-hm”叫声能使猎蜜成功率翻三倍——这是一个人类和鸟类都能欣赏的事实。

斯波蒂伍德不仅希望引起人们对瑶族猎蜜人和它们的羽毛向导之间独特关系的关注,也希望引起人们对莫桑比克尼亚萨国家保护区的关注。她说,这是“一项巨大的自然遗产”,因为它相对未受破坏,才使得这种非凡的人与动物的合作得以存续。

Yao honey-hunters search for honeyguide birds in the Niassa National Reserve, Mozambique.
瑶族猎蜜人在莫桑比克尼亚萨国家保护区寻找蜜鴷。克莱尔·斯波蒂伍德 摄
Lazaro Hamusikili and Avedy Munkombwe, who assist with our research on breeding honeyguides in Zambia, hold a female greater honeyguide whom we had just caught in the act of laying her egg in a host n
研究助理拉扎罗·哈穆西基利和阿维迪·蒙贡布韦抱着一只雌性大蜜鴷。克莱尔·斯波蒂伍德 摄
A bees' nest in Sterculia tree
一个高悬在Sterculia属树上的蜂巢,由一只蜜鴷发现。克莱尔·斯波蒂伍德 摄
Yao honey-hunter Orlando Yassene hoists a bundle of burning dry sticks and green leaves up to a wild bees’ nest in the Niassa National Reserve, Mozambique, in order to subdue the bees before harvestin
一位瑶族猎蜜人举起一捆燃烧的干树枝和绿叶,伸向一个野生蜂巢,目的是在收获蜂蜜前制服蜜蜂。克莱尔·斯波蒂伍德 摄
A honey-hunter, shrouded in bee-stupefying smoke, chops into a tree containing a bees nest.
一位被蜂蜡迷烟笼罩的猎蜜人,正在砍伐一棵 containing a bees nest 的树。克莱尔·斯波蒂伍德 摄
Yao honey-hunter Orlando Yassene harvests honeycombs from a wild bees’ nest in the Niassa National Reserve, Mozambique.
瑶族猎蜜人奥兰多·亚森从野生蜂巢中采集蜂巢。克莱尔·斯波蒂伍德 摄
Yao honey-hunter Orlando Yassene harvests honeycombs from a wild bees’ nest in the Niassa National Reserve, Mozambique. This bee colony was particularly aggressive and, even with the help of fire, cou
瑶族猎蜜人奥兰多·亚森从一群特别具有攻击性的蜜蜂的巢穴中采集蜂巢。这个巢穴只能在夜间蜜蜂比较平静的时候采集。克莱尔·斯波蒂伍德 摄
A Yao honey-hunter samples the harvest from a wild bees’ nest that was spotted with help from honeyguide birds.
一位瑶族猎蜜人品尝着在蜜鴷的帮助下发现的野生蜂巢的收获。克莱尔·斯波蒂伍德 摄
A female greater honeyguide.
一只雌性大蜜鴷。克莱尔·斯波蒂伍德 摄
Yao honey-hunter Musaji Muamedi gathers wax on a bed of green leaves, to reward the honeyguide that showed him a bees’ nest in the Niassa National Reserve, Mozambique.
瑶族猎蜜人穆萨吉·穆阿梅迪在一堆绿叶上收集蜂蜡,以奖励为他指引蜂巢的蜜鴷。克莱尔·斯波蒂伍德 摄
Yao honey-hunter Orlando Yassene chops open a bees’ nest in a felled tree in the Niassa National Reserve, Mozambique.
瑶族猎蜜人奥兰多·亚森在倒下的树木中砍开蜂巢。克莱尔·斯波蒂伍德 摄

此故事发布后进行了更新,将克莱尔·斯波蒂伍德的说法从“资源”更正为“遗产”。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