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航员迈克·马西米诺(Mike Massimino)的新回忆录《太空人:一位宇航员解开宇宙奥秘的非凡历程》(Spaceman: An Astronaut’s Unlikely Journey to Unlock the Secrets of the Universe)的副标题暗示了两件事:他出身平凡,童年时是个戴眼镜的怪孩子;以及他最终完成了“上帝视角”般的工作。
如果你不知道,马西米诺属于一个非常精英的群体,即使在进行太空行走的人中也是如此。他是为数不多曾前往——并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人之一。该望远镜以 353 英里(约 568 公里)的高度绕地球运行,窥探宇宙的起源。
当然,每个人都曾见过哈勃望远镜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的图像,例如高耸的星云、螃蟹状的星系以及木星上那个非常多斑点的红斑。好吧,每张照片都应该附带一张迈克·马西米诺的照片。毕竟,这位家伙冒着生命危险,确保我们拥有这些图像。
2009 年,马西米诺和他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同事迈克·古德(Mike Good)花了 10 个小时,系着绳索在损坏的哈勃望远镜上工作,试图修复其成像光谱仪——这是一个能够描绘黑洞和遥远外星行星的仪器。在各种工具都失效后,马西米诺不得不用力掰断一个损坏的扶手,以清除阻碍光谱仪的障碍物,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他每秒以 17,500 英里(约 28163 公里)的速度飞行、每 97 分钟绕地球一圈、在白天和黑夜之间来回穿梭的景象中。
这简直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电影中的场景,这项了不起的壮举之所以更显不凡,是因为它根本不应该发生。马西米诺写道:“光谱仪‘本不打算进行维修’。“哈勃望远镜的仪器设计用于承受航天飞机发射的冲击以及太空的严酷环境。它们并不打算被打开。任何人,永远都不行。”

马西米诺的回忆录引人入胜且充满学术趣味,文笔优美,个性十足——就像他本人一样。(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看看他在“生活大爆炸”中扮演自己的客串角色。)它还涵盖了一代人的太空冒险——包括其辉煌和悲剧——从他回忆起 1986 年观看“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 17 秒后解体的最恐怖经历之一开始,这一幕在全国电视上直播。机上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当时,马西米诺自己也在考虑美国宇航局(NASA)的宇航员计划是否值得,他是否应该追求读博的学术安全,还是接受多年艰苦的训练,争取渺茫的机会像他童年的英雄一样前往太空。1969 年,他 6 岁时,曾看着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和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在月球上行走;他记得自己站在院子里抬头仰望,心想:“哇,上面有人在走动。”但是是“挑战者”号的事故改变了他。“我当时就知道我想成为有价值的事业的一部分,”他写道。“你只有一次生命,必须把它用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
他所取得的成就,最终对科学界和我们其他人来说都意义重大。讽刺的是,这位修复了如今已服役 26 年的哈勃望远镜的人,差点因为视力问题而未能获得这份工作。早在 1989 年,他首次申请 NASA 时,他的眼睛视力非常差,无法达到 20/20 的标准,尽管他是一名理想的候选人,但还是被拒绝了。1991 年第二次尝试,结果依然是被拒绝。但当年一位 NASA 飞行外科医生给出了建议:尝试角膜矫形术。这是一种治疗方法,包括佩戴一个硬质塑料隐形眼镜,压在眼球上,直到眼球变平。

这种挑战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太过分了。幸运的是,马西米诺不是大多数人。对他来说,这只是一个障碍。“只要我离实现梦想那么近,我就准备好接受任何事情,”他写道。然而,他很快就发现,“一旦你摘下镜片,几天后你的眼睛就会恢复原状。”治疗还损害了他的眼睛。但他坚持了下来。他找到了一位医生,医生修复了损伤,并训练他放松眼部肌肉,这改善了他的视力,足以让 NASA 在 1996 年接受他进入宇航员队伍。在那里,他累计在太空度过了近 24 天,直到 2014 年退休。
除了他“非凡的”太空之旅,《太空人》这本书还提供了关于沿途起起伏伏的小说般的片段: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大四时遇到了妻子卡罗拉(Carola)。他的孩子们出生。他父亲的去世——他最大的支持者。在加入 NASA 之前,他在纽约市的 IBM 公司从事机器人研究,每天下班后都会观看 VHS 录制的《太空英雄》(The Right Stuff),这激励他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
《太空人》中最具启发性的方面之一是了解宇航员所需的惊人训练量。这不仅仅是几周或几个月,而是数年时间,在像中性浮力池这样的地方进行训练,反复练习太空行走动作,直到它们成为肌肉记忆。还有多年的战斗机飞行训练,以及无休止的工程和数学课程。这让你体会到每位船员为了在他们整个职业生涯中可能只去一次、两次或三次太空所付出的奉献精神。想到那些训练了 20 年,却只积累了两个月工作时间的人,真是鼓舞人心。而且,总有可能这 20 年的训练最终会让你命丧火箭之上。

不用说,这个职业不适合所有人。这是为超级精英准备的(这就是汤姆·沃尔夫称之为“太空英雄”的原因)。对科学和人类来说,幸运的是,有许多人能够应对挑战,并愿意为了探索而冒生命危险。他们可能没有超能力,但他们拥有超人的决心,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前往太空。
2003 年,这种代价再次以非常沉重的方式打击了马西米诺、NASA 社区和整个国家。那年二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地球大气层时解体,坠毁在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上空,造成七名船员全部遇难。当时马西米诺和家人在休斯顿,离肯尼迪航天中心控制室很远。“我感到完全无助,”他写道。“我感到应该和那些遇难者家属一起在佛罗里达州。我想醒来发现整个早晨都是一场噩梦。那天我们失去了一位家人。”他通过加入调查委员会来确定事故原因,以此来应对这种损失。调查发现,泡沫隔热材料从航天飞机上脱落,击中机翼,损坏了其碳纤维隔热层,导致超高温气体进入机翼并将其完全侵蚀。委员会使用了“企业”号航天飞机对机翼进行了研究。“企业”号现陈列于纽约市的“无畏号”海、空、航天博物馆,马西米诺也担任该博物馆的高级太空顾问。
从他的讲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马西米诺热爱太空、属于太空的社群和家庭,特别是哈勃太空望远镜,以及它在他心中所代表的意义。从事哈勃望远镜这样的项目,以及它为世界带来的成就,是他长期以来如此努力工作的原因。“探索是我们所做的事情,”他写道。“这是一种基本的人类需求——理解星系另一端正在发生的事情,就是理解我们自己,理解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为何在此……[毫无疑问,这是值得冒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