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特兄弟并非唯一一对推动飞行极限的兄弟:1986年,飞行员迪克·鲁坦驾驶“旅行者号”飞机,在加满一箱油的情况下,用时九天不间断地环游了世界。他的兄弟伯特·鲁坦是这架飞机的设计师。如今,他仍然走在航空技术的前沿,正忙于制造一种新型超高效发动机,并重新构想未来的飞机。
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们兄弟俩得到的不是出生证明,而是飞行计划。当我们驾驶“旅行者号”不间断地环游世界时,我们证明了用碳纤维可以建造出轻巧、坚固且能永久使用的飞机。现在,我们正处于通过飞机进入太空的探索黎明。伯特设计了“太空船一号”,赢得了安萨里X奖。它的后继者,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二号”,正朝着将普通人送入太空的目标迈进。
像维珍银河的理查德·布兰森和SpaceX的埃隆·马斯克这样的创新者,能够将你我送往太空。而且,他们比政府能更有效、更可靠地做到这一点。是的,其中存在风险。他们会遇到问题和挑战,正如20世纪20年代飞机研发初期人们所经历的那样。但我的母亲总是告诉我,失败并不可耻;不尝试才是真正的耻辱。
如今,我与一家名为Engineered Propulsion Systems的公司合作,致力于将飞机的燃料灵活性和效率提升到符合本世纪而非上个世纪的标准。我们的液冷循环压缩发动机可以燃烧任何类型的燃料,从培根油到柴油,再到传统的喷气燃料——这一变革将彻底改变通用航空。这些发动机运行平稳,效率提高35%,而且极其安静。
破坏性的噪音实际上是阻碍商业航空发展的一个因素。我们有能力让大型飞机飞得比音速还快,但美国法律限制了它们的飞行,部分原因是它们产生的音爆。我们可以将高超音速旅行完全移出空气,从而解决这个问题。我的设想是建造一个类似于超级高铁的系统:一个由碳纤维组成的真空管网络。在里面,胶囊可以加速到,比如说,音速的10倍。由于它们在无空气的真空中滑动,因此不会产生声音——也就不会有音爆。你可以在半小时内,在寂静中从洛杉矶飞往东京。这现在就可以实现,只需要一些远见。
本文最初发表于《大众科学》2015年10月刊,标题为“迪克·鲁坦谈飞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