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境常常是令人困惑和模糊的体验。在正常睡眠状态下,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降,几乎无法接触真实的记忆,冲动和情绪都会增强,这常常导致我们在早晨醒来时感到困惑不解。
但梦境并非总是如此。我们超过一半的人一生中至少经历过一次在做梦时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能够像睡眼惺忪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样指导梦境。将近四分之一的人报告说,他们每个月至少会进行一次清醒梦。
大脑中两个关键的变化似乎是造成这些状态的原因。控制我们更高认知能力的前颞叶皮层,在正常梦境中受到抑制,但在清醒梦中则表现出更高的激活度。研究人员还观察到伽马波增加,这是神经元群体以一种频率同步放电,该频率与意识和执行功能(如自主行动和决策)相关。
科学家们对如何影响大脑进入这些状态感兴趣——不仅仅是为了好玩。他们希望清醒梦能为意识是如何形成的提供宝贵的见解,同时也能在许多领域具有实际用途。
例如,清醒梦疗法在治疗长期噩梦患者和创伤后应激综合征(PTSD)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患有PTSD的人通常会经历反复的噩梦,这些噩梦通常围绕着一个创伤性事件。这些反复出现的噩梦如此可怕,以至于引起焦虑、失眠和睡眠障碍,进而对日间功能产生负面影响。通过清醒梦,噩梦患者可以意识到自己所经历的并非真实,从而将噩梦转化为积极或中性的梦境。

清醒梦还为通过可视化提高运动技能提供了机会。通过心理意象练习运动技能已被证明可以提高运动员、医务人员和音乐家的表现,以及辅助手部控制和其他运动任务的康复,例如在神经系统损伤后。这种技巧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想象执行一项运动动作激活的神经结构几乎与实际执行相同——这一点也适用于梦境中的动作。
如何进入清醒状态
近年来,已经开发并测试了各种技术来诱导清醒梦,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技术能在个体之间可靠且一致地成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对你不起作用——尽管该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一些技术已经显示出真正的希望。以下是一些最有潜力的技术,其中大部分你可以在家尝试。
认知技术是在白天或入睡时进行的活动。到目前为止,这类方法在诱导清醒梦方面最为成功。根据一项对169名澳大利亚参与者的近期研究,结合三种技术能最成功地诱导清醒梦:现实检验、记忆诱导清醒梦(MILD)和醒后睡回(Wake-Back-to-Bed)。
现实检验方法包括习惯性地问清醒状态下的自己是否在做梦,并进行一项有助于你找出答案的行动。热门电影《盗梦空间》就引用了这种技术,片中的陀螺会正常旋转停止,但在梦中会永远转下去。如果你不想随身携带一个陀螺,你可以捏住鼻子,做通常不可能完成的用鼻子呼吸的任务。全天反复检查会让你在做梦时更有可能进行同样的检查,从而对你可以用堵塞的鼻子呼吸的更自由的梦境世界变得清醒。

在记忆诱导清醒梦(MILD)技术中,一个人会排练一个梦,并在重复一句表达相同意图的咒语时,想象自己变得清醒,例如:“下次我做梦时,我想记住我正在做梦。”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它应该在醒后睡回(WBTB)技术中返回睡眠时进行,这种技术是指设定闹钟在一两个小时前唤醒,起床几分钟,然后再次入睡。
这种短暂的唤醒被认为可以增加大脑关键区域的皮层激活度,这些区域与清醒梦相关,当人再次进入快速眼动(REM)睡眠时,这个阶段会发生生动梦境。不出所料,在最终醒来前多次按贪睡按钮似乎也会增加清醒梦的机会。
当然,这些策略需要持续的努力才能产生效果。为了寻求一条通往清醒梦的捷径,各种可穿戴技术公司已经开发出在REM睡眠期间闪烁灯光、振动或播放声音的装置。其想法是,这些刺激会被整合到梦境内容中,从而提醒做梦者他们正在做梦。

但是,文献以及我在埃塞克斯大学睡眠实验室的个人经验表明,这些外部刺激技术需要谨慎使用。如果呈现方式不当,刺激要么不会被整合到梦境中——或者更糟,会导致人们醒来。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醒,所以刺激的强度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觉醒阈值进行调整。它们也应该在大脑最容易接受的REM睡眠特定时刻发出。目前的穿戴技术并未考虑这些因素,研究也尚未完全揭示如何有效部署这些刺激。
最近的研究表明,药物干预可能很有前景。例如,加兰他敏,一种通常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酶抑制剂,已被证明在与WBTB和MILD技术结合使用时,能显著提高清醒梦的诱导率。然而,这种处方药应该被有志于清醒梦的人避免——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且该药物可能产生副作用。
对于其他声称能提高梦境清醒度的补充剂和草药,也应谨慎使用——它们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而且像所有药物一样,存在过敏反应和副作用的风险。
在过去十年里,我们对清醒梦的理解取得了显著进展。虽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希望不久我们就能弄清楚如何可靠且持续地诱导清醒梦。敬请关注。
Achilleas Pavlou是埃塞克斯大学的博士研究员。本文最初发布于The Convers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