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居民最喜欢的、毛茸茸的朋友——褐鼠(Rattus norvegicus),每年在全球造成 190 亿美元的损失。然而,对于这样一个造成如此多破坏的动物,我们对它的了解却少得惊人。包括它是如何征服全球的(我们只是以为我们说了算)。因此,福特汉姆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褐鼠基因组研究,并绘制了一幅粗略的地图,描绘了这种啮齿动物移民迁徙到除南极洲以外所有大陆的路线。本周,这项研究发表在皇家学会的期刊《Proceedings B》上。
褐鼠及其表亲黑鼠(Rattus rattus)和家鼠(Mus musculus)是地球上最成功的三个入侵哺乳动物。(巧合的是,它们也有最好的科学名称。)但是,虽然黑鼠和家鼠数千年来一直追随人类的农业扩张,但褐鼠直到几百年前才离开其原产地中国和蒙古,随着全球贸易的浪潮遍布各个角落。
在过去的三年里,福特汉姆大学 Munshi-South 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 76 个不同地点的 314 只褐鼠的组织样本。有些褐鼠是野外捕获的,有些来自博物馆,还有些是从野生动物市场获得的。由生态学家 Emily Puckett 领导的基因组分析揭示了褐鼠迁徙的五条主要路线,这些路线都发源于东亚。

一支鼠群小心翼翼地潜入了东南亚。另一支沿着丝绸之路穿越中亚进入欧洲。到 1500 年左右,它们已经在那里站稳了脚跟。欧洲人大概没有想到,他们的贸易往来会带来一种新的老鼠。
另外两批鼠群通过太平洋进入北美洲西部:一支随着俄罗斯船只,经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岛“跳岛”迁徙;另一支则通过船只,横跨浩瀚的海洋,直达西海岸。
最后,进入欧洲的那一群随着殖民势力的扩张,大量扩散到北美洲东部、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不受欢迎的客人带来了更多不受欢迎的客人。
到 1750 年代,褐鼠已经出现在纽约市,注定要成为地铁的王者。
讽刺的是,尽管褐鼠如此普遍,但它却是一个“宅家”的动物。“在它们的自然栖息地,它们的活动范围非常小,”Puckett 告诉《Popular Science》。“只要有繁殖、进食和在洞穴里安全栖息所需的资源,它们就不会自然地进行长距离的迁徙。”
“所有的迁徙都是由人类促成的,”她说。
所以,褐鼠的崛起,我们得感谢自己。或者,我们只是它们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