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需要多少空间才能生存?

结果发现有点多
维基共享资源
giant panda
一只大熊猫在中国小凉山的一棵树上攀爬,这是该动物为数不多的野生栖息地之一。四川野勒自然保护区提供

想象一下,如果您的卧室与厨房隔着一条繁忙的高速公路,或者您的浴室在邻居家里。生活可能会有点挑战。当动物经历栖息地破碎化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几十年来,自然灾害和人类干扰一直是大熊猫遭受这种现象的受害者,这些干扰已经将其曾经连贯的栖息地缩小到仅剩寥寥几个独立的区域。这种大型食草动物曾分布在中国、缅甸和越南的部分地区,但现在在野外仅存在于中国山区的六个不同的土地块中。仅仅因为大熊猫在这些地区得以生存,并不意味着它正在蓬勃发展。一项新的研究于周四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调查了大熊猫要实现长期生存需要多少土地。

栖息地破碎化使得物种难以繁衍生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寻找配偶变得更加困难。熊猫本身就已经非常不擅长交配,而栖息地的破坏更是雪上加霜。然而,即使在破碎化的栖息地中,如果条件合适,大熊猫也可以长期生存。

熊猫以竹子为主食,每天要吃 26 到 84 磅的嫩竹,但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称,它们在中国森林健康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这些大型食草动物吃竹子,但它们也会在森林地面传播竹子的种子。目前野外仅存一千八百多只个体,这个生态位处于一个脆弱的境地。

为了找出能让熊猫繁衍生息的条件,中国西华师范大学南充校区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的一组研究人员想在许多先前关于熊猫的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这些研究关注了“栖息地选择、栖息地质量评估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因素,据论文称。然而,研究人员指出,没有人对栖息地斑块的大小进行过实证研究。通过分析其分布区五个区域(占中国熊猫总领土的78%)内熊猫觅食和占领的数据,研究人员确定了熊猫栖息地的最小面积需求:114.7平方公里。

这并不意味着熊猫不能生活在较小的斑块上,只是它们无法长期生存。尽管这个可接受的最小面积足以让熊猫作为一个物种生存,但在更大的栖息地斑块上,它们会过得更好——或者最好是在连绵不断的竹林山区。

这项研究增加了关于大熊猫栖息地的知识体系,研究人员强调,更好地了解这些动物的最小面积需求对于它们的成功管理至关重要。

那么下一步是什么?中国西华师范大学的 Zhisong Yang 是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他希望这项研究能够帮助推动熊猫保护工作。他告诉《Popular Science》,他和他的同事们计划通过一些创造性的方法来帮助恢复熊猫栖息地并增加它们的种群数量,例如在栖息地斑块之间修建走廊以增加有效栖息地面积,甚至将熊猫重新安置以与孤立的种群混合。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