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二,德翼航空飞往杜塞尔多夫的航班坠毁的消息,似乎又是一起悲剧事故,就像去年发生的 亚航和马来西亚航空的航班 一样。但周四,调查人员 宣布,这次坠毁实际上是故意的——当飞行员离开驾驶舱时,副驾驶 将其锁在外面,然后默默地将飞机驾驶进了法国阿尔卑斯山。
没有人怀疑副驾驶安德烈亚斯·卢比茨可能精神不稳定,尽管 一些报道 指出他曾于2009年接受抑郁症治疗。事故当天,卢比茨似乎精神状态良好,他的上级表示他“100%适航,没有任何限制”。这不禁让人疑问:航空公司在派遣飞行员升空前,是如何评估他们的心理状态的?
美国军事学院退役准将、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托马斯·科尔迪茨 表示,在美国,商用或军用飞行员没有统一的心理测试。至少在美国,只有某些类型的军用飞行员(例如特种作战部队)会接受心理评估,“因为他们的任务压力大且专业性强,”科尔迪茨说。
商用飞行员接受大量专业培训,包括“学徒制”,即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与新飞行员一同飞行,并评估他们应对压力情况的反应。据推测,如果在此期间他们表现出精神不稳定或暴力行为,主管会注意到并可能禁止他们接受进一步培训。然而,这类情况很可能是例外而非普遍。科尔迪茨说:“许多商用飞行员来自军队,他们曾驾驶B-1轰炸机。总的来说,这是一群非常优秀的人。”
“大多数评估工具都太容易被操纵”
科尔迪茨是心理健康筛查和治疗的大力支持者,但他不认为书面心理评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他说:“那些有心理问题且不想暴露自己的人,很容易就能操纵大多数评估工具。”
完成初始培训后,飞行员通常不会再接受定期的心理评估。这可能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德翼航空4U 9525航班事件之后,因为要很长时间才能注意到飞行员的心理状况正在恶化——而航空公司要禁止他飞行则需要更长时间。科尔迪茨说,此外,由于军队内外对心理健康治疗的污名化,那些确实注意到自己有问题的人很少寻求治疗。“飞行员知道,如果他们真的因精神疾病寻求治疗,这很可能会导致他们被停飞,并对其职业生涯产生负面影响。”
德翼航空事件几乎肯定会引发一场关于飞行员心理健康的讨论。也许航空公司会为飞行员引入心理筛查。科尔迪茨建议,最好的解决方案是让飞行员每半年与一名心理医生会面一次,对其进行心理评估——这样,他们就不必担心污名或可能的职业影响。他说:“我们认为,人们去看眼科医生是正常的,无论他们是否认为自己有需要。那么,我们应该认为心理筛查至少能得到同样的尊重。”
编者注:多家媒体报道称,调查人员 发现了一张医生纸条,上面写着卢比茨 不适合工作。其他人则声称他 对航空公司隐瞒了精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