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 亿年来,恐龙主宰着陆地、海洋和天空。长颈的腕龙像移动的四层楼一样缓慢爬行。霸王龙用 50 到 60 颗香蕉一样大的牙齿追捕猎物。长达 55 英尺的沧龙威胁着海洋,吞噬着它们能捕捉到的一切。
但在 6600 万年前,世界气候发生了剧烈变化。恐龙曾在中生代温暖的气候和温和的天气中繁衍生息。突然之间,地球变得更加寒冷和黑暗。植物枯死,食物变得稀少。除了现代鸟类的祖先外,所有的恐龙以及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物都灭绝了。
至今,科学家们仍在争论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突然的变化。最主流的理论涉及小行星撞击和一次巨大的火山爆发。

两种理论都始于一种名为铱的稀有金属。这种元素在我们星球的地表上极其稀有,但存在于地球的液态核心和太空岩石(如小行星)中。在地球海洋和大陆下的岩石中,有一个薄薄的铱层,地质学家称之为白垩纪-古近纪界线,也就是地质记录中发现恐龙大灭绝证据的那一点。
发现这一层岩石层使科学家们推测,大约在 6600 万年前,一颗直径六英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撞击的威力相当于100 亿颗核弹,并将大量的铱尘埃和其他碎片抛入空中,导致阳光被遮挡数年。
研究人员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它可能正好位于可能导致最大破坏的位置,因为该地区的岩石可能特别富含二氧化碳和硫或碳氢化合物,所有这些物质都可能在撞击时释放到空气中,导致气候快速变化。该陨石坑的年龄也约为 6600 万年。科学家们在古代岩层中发现了一些其他奇怪的线索:冲击石英,岩石看起来像是巨大的冲击波重排了其晶体;表明广泛野火的烟尘;以及看起来像冷却熔岩的玻璃状球体。
虽然许多科学家认为一颗巨大的火球标志着恐龙的终结,但并非所有人都信服。有些人认为,铱层和奇怪的岩石线索也可能指向火山活动。
在恐龙统治的最后 4000 万年里,火山活动非常剧烈。在如今的印度西部,巨大的火山锥喷发出从地幔中提取的熔岩,喷出尘埃和火山灰。科学家们推测,经过数百万年的火山喷发,空气中可能积累了足够多的碎片来遮挡太阳。火山也可能从地球深处提取了铱,形成了我们今天在地壳中看到的薄薄一层。
一些科学家认为,火山不足以剧烈地改变气候以至于杀死所有恐龙。另一些人则认为,真相可能是这两种理论的结合。小行星甚至可能使火山喷发变得更糟,给了恐龙一次地质上的“双重打击”。还有些科学家认为,恐龙在灾难发生之前就已经开始逐渐灭绝了。
无论是小行星还是火山,我们确实知道整个地球突然发生了剧烈变化。当黑暗散去时,幸存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接管了地球。
本文已更新,以反映理论上小行星撞击的威力相当于 100 亿颗核弹,而非先前所述的 10 颗核弹。对此错误,我们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