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数据存储压缩成越来越小形式的探索中,科学家们取得了一项非常、非常微小的成就。
他们通过创造一个本质上极其微小的磁铁来实现这一点:它只有原子大小,虽然它短期内不会钉在你冰箱上的生日贺卡,但它可以做另一件事:存储一个数据点。
在《自然》杂志上描述的这项实验中,涉及一种名为钬(holmium)的稀土元素原子。在加利福尼亚一家IBM研究设施工作的物理学家发现,当钬原子被放置在一种由氧化镁制成的特殊表面上时,它们会自动定向,就像普通磁铁一样,具有指向向上或向下的磁北极和南极,并且在这种稳定状态下保持不变。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用一根只有原子宽度的针给原子一个“电击”来使其翻转。
该实验模仿了硬盘磁性盘的工作方式。硬盘上的微小磁铁指向向上或向下,这种方向传达的是二进制信息——一或零。然而,硬盘上的信息位在物理上要大得多:它们由大约10万到100万个原子组成。IBM实验中的信息位则微不足道。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该研究的第一作者Fabian Natterer表示,这项实验表明他们能够仅用一个原子存储一个信息位。
你可以想象一个原子看起来像一只小蝴蝶。原子本身是昆虫的身体,而它的磁场则形成一对翅膀。原子的位置——其磁场的北极向上或向下——代表着信息,即零或一。
IBM Almaden 研究中心的研发科学家Christopher Lutz估计,如果这种技术能够规模化,理论上在一平方英寸的面积内可以存储80,000千兆字节的信息。换句话说,根据IBM的声明,一张信用卡大小的设备可以存储3500万首歌曲。
Lutz表示,原子之间的距离可以小到仅一纳米,而不会干扰到邻居,这意味着它们可以被密集地堆积。
但这项技术短期内不会出现在你的智能手机上。首先,实验需要极低的温度:1开尔文,这比-450华氏度还要冷。这非常耗费能量,在大多数数据存储环境中并不实用。
“没有直接通往实用设备的道路,”Lutz说,“但它为我们在未来建造原子级设备时,如何处理单个原子层面的操作提供了工具和理解。”
“我们真正在探索,”他补充道。这项研究代表着“一个新大陆,可以探索当我们能够一次性接触到单个原子时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