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头部旅行》系列中,PopSci 探索了我们的大脑、我们的感官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奇特现象之间的关系。
我六岁那年,我曾反复做一个噩梦。我正跑上山坡,一些长得像变形的《芝麻街》角色的怪兽追赶着我。我走进一家餐馆,锁上门,转过身却发现那些恐怖的东西已从我身后出现。它们已经进来了。
据梦境研究者说,这个噩梦的大部分内容都很普通,尤其是对孩子来说。当你试图获得安稳的睡眠时,焦虑的梦境可能会缠绕着你,这是很常见的,如果你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就可以着手解决它们。
反复做噩梦的原因
“最常见的噩梦主题,尤其对儿童来说,就是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在追赶你,”哈佛医学院的梦境研究者 Deirdre Barrett 说,她编辑了1996年的著作《创伤与梦境》。她指出,像被怪物追赶这样的主题似乎是普遍存在的。尽管它们会因文化而异,但根据21世纪初对加拿大大学生的调查,其他常见的反复出现的梦境包括“生动地感知到一种存在”、坠落、考试或火车迟到、被攻击以及吓得僵住等场景。Barrett 补充说,这些主题的变体可能具有个人意义,例如当本应安全的东西却变得不安全时,就像我梦中被变异的儿童玩偶追赶一样。
反复做噩梦的情况在儿童中比在成人中更常见:根据 Barrett 的研究,人们报告说随着年龄增长到青少年时期,噩梦的经历会减少。但为什么被邪恶的东西追赶在早期是一个如此普遍的主题呢?
“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梦到动物,无论是现实的还是怪物的,”Barrett 说,并将其与进化联系起来。“我们认为,也许早期恐惧是我们在物种层面更被“编程”进去的。然后,随着我们在现实的现代世界中真正遇到的东西成为焦点,这些早期恐惧会逐渐减弱。”
无论是奇幻的还是日常的性质,反复做噩梦的时期可能只是发生在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特别压力大的时候,比如考试季或离婚。它们也可能源于未解决的冲突或令人不安的生活经历。需要注意的是,反复做噩梦和其他睡眠问题可能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相关。反复做噩梦也可能发生在强迫症和慢性焦虑症患者身上,以及患有其他疾病的人,包括嗜睡症、睡眠呼吸暂停和颞叶癫痫,因此对这些疾病进行筛查很重要。
如何摆脱反复的噩梦
“焦虑的梦以戏剧化的方式描绘日常的担忧。也就是说,怪物代表了与世界相关的正常恐惧,比如学校、老师、讨厌的同学等等,”德国曼海姆中央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研究员 Michael Schredl 说。由于这些行为是逃避性的,“在梦中逃跑和锁门” “[通常]没有帮助。”
对于那些想摆脱反复噩梦的人,专家建议写下或画出梦中发生的事情,这会促使做梦者在清醒时再次面对噩梦。这通常被称为暴露疗法,并且在使用前应在接受专业治疗师咨询后谨慎进行。然后,在清醒时,做梦者可以设想一个噩梦的新结局,或者画一些能让场景不那么令人焦虑的东西——这是一种积极的应对策略。想象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前来营救,或者为一个不舒服的局面找到一个和平的解决办法可能会有帮助。Barrett 指出,不建议想象自己飞走逃离敌人,因为这进一步反映了逃避行为。
专家建议在清醒时思考这个梦的解决方案,以便形成新的思维模式。这样,当他们在睡眠中再次面对令人焦虑的场景时,他们就能够应对并运用新的策略。
孩子也可以尝试这些方法,但他们也可能随着成长而摆脱这种模式。Schredl 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学会应对恐惧,并接受害怕是可以的,这样他们就不会再逃避这种感觉了。一旦他们停止了逃避性的梦境行为,甚至学会了自己可以采取行动并拥有自主权,噩梦的效力应该就会减弱。
我总共做了四五次同样的噩梦,直到我上中学。据我回忆,在我最后几次梦中遇到那些生物时,我的爸爸在那里安慰我。与第一次做梦时独自被抓住不同,我们最终一起逃脱了,那些玩偶也不再那么可怕了。如今,我不再做噩梦了,更有可能梦见豪华自助餐和水疗。
阅读更多 PopSc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