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最初发布于Undark。
去年 8 月,一段关于卫生棉条中二氧化钛的 TikTok 视频在网上疯传。一位手持大盒卫生棉条的金发女子声称,这种矿物质的存在可能会导致痛经、卵巢囊肿、永久性子宫损伤甚至癌症。
对大鼠进行的研究发现,吸入大量二氧化钛是有害的,而且欧盟已禁止将该矿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原因在于可能存在的健康隐患。但在美国,监管机构认为其在食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的使用是安全的。针对 TikTok 上的争议,医生以及包括 _USA Today_、_Gizmodo_ 和 _CBS News_ 在内各大媒体的记者,以及健康与保健网站纷纷介入,以澄清关于卫生棉条的谣言。妇产科医生 Jen Gunter 在她广受欢迎的女性健康 Substack 频道 _The Vajenda_ 上写道:“二氧化钛并不会让卫生棉条变成有毒的‘死亡棒’。”
但这场风波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关于卫生棉条的成分,仍然存在一些严肃的问题。少数研究过这一课题的科学家在一些经期产品中发现了潜在的有毒化合物。然而,公司并不被法律要求向美国消费者披露其成分。即使品牌确实提供了成分列表,也没有多少确凿的研究能帮助消费者理解诸如微塑料或邻苯二甲酸盐等物质的存在对用户的健康意味着什么。
与 _Undark_ 谈话的研究人员强调,几乎没有证据表明按照指示使用卫生棉条会导致伤害。与此同时,研究人员指出,普通人想知道他们的经期产品中含有哪些成分是合理的,尤其考虑到一些科学家也在提出类似的问题。
“知道里面有什么成分,以及可能有什么影响,以及它们可能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我认为这应该是起点,”维也纳中欧大学副教授 Inga Winkler 说,她研究月经健康作为一项人权问题。“我们正在为此争论,这真是一个悲伤的起点。”
大约十年前,Marianthi-Anna Kioumourtzoglou 在与另外两位研究人员讨论军方棉质制服中可能存在的农药时,想起了她该更换卫生棉条了。在浴室里,Kioumourtzoglou 将这次讨论与自己的个人生活联系起来。“卫生棉条含有棉花。棉花含有农药。我刚刚把什么东西放进了我体内?”她好奇地问道。Kioumourtzoglou 回到谈话中,问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卫生棉条里有什么东西?”
受过空气污染流行病学训练的 Kioumourtzoglou 对一种名为草甘膦的农药特别感兴趣,农民经常用它来喷洒棉花。美国环境保护署称,如果使用得当,草甘膦“不会对人类健康构成任何令人担忧的风险”。但 2015 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在人类中的有限证据以及在实验动物中的充分证据,将该化学物质归类为“可能致癌”。这些混合的结论——再加上棉花能够吸收重金属的能力——让 Kioumourtzoglou 思考,棉纤维中的农药,特别是草甘膦,是否能通过卫生棉条的生产过程。如今,她是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的环境卫生科学副教授,她回忆起自己试图寻找答案却一无所获时的沮丧。
Kioumourtzoglou 说,要真正深入探究这个问题,研究人员需要问一系列问题:第一,卫生棉条中是否含有任何有害化学物质——以及在什么水平?第二,这些化学物质能否从卫生棉条中浸出并被身体吸收?最后,如果被吸收,它们是否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第一个问题需要基础研究,包括将卫生棉条拆开,了解棉花填充物中含有哪些物质。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少数科学家尝试过这样做。他们的结果表明,许多品牌的卫生棉条确实含有潜在的有毒物质,尽管含量通常非常低。
研究人员指出,目前尚不清楚邻苯二甲酸盐通过外阴和阴道特定部位的吸收率。
2002 年发表的一项早期研究计算了四种品牌卫生棉条中二噁英的浓度。二噁英是漂白人造丝(一种添加到某些卫生棉条中以提高其吸收性的半合成纤维)过程的副产品。根据 EPA 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说法,长期暴露于高于一定阈值的二噁英水平会对生殖健康产生影响,并导致出生缺陷等问题。该研究在所有卫生棉条中都发现了痕量二噁英,但含量远低于膳食暴露量。2005 年的一项研究也复制了这些结果。
2020 年,另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了一类名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常用于制造稀释剂、石油燃料和家用清洁剂。制造商出于实际原因将其添加到卫生棉条中:它们可以吸收和阻挡水分,并掩盖气味。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检测了美国销售的 79 种经期产品,包括 22 种卫生棉条以及卫生巾、湿巾、喷雾剂、粉剂和润肤剂。所有产品都含有某些 VOCs,而标有“有机”的产品并不一定含有较低的浓度。研究人员指出,VOCs 的浓度普遍较低,并未超出健康防护指南。尽管如此,他们写道:“我们建议消除有毒成分,并披露所有用于这些产品的所有化学物质。”
研究人员还寻找了被认为会扰乱激素的化合物,例如邻苯二甲酸盐,这类物质可以增加塑料的柔韧性,并可能在生产过程中进入卫生棉条。一项2020 年的研究对 12 种卫生棉条进行了采样,并在所有样品中发现了邻苯二甲酸盐。尽管含量低于通过皮肤暴露引起毒性作用的阈值,但研究人员指出,目前尚不清楚通过外阴和阴道特定部位的吸收率。尽管如此,他们仍将卫生棉条和其他经期产品视为“女性化学暴露的一个重要来源”。
为了更好地理解某种化学物质是否会带来健康风险,研究人员会研究暴露途径,即化学物质进入体内并扩散到不同器官的路径。据认为,有三种主要的进入途径:呼吸、摄入和直接皮肤接触。伯明翰大学博士生 Oddny Ragnarsdottir 说:“皮肤旨在保护身体,普遍的假设是很少有东西能穿过皮肤。”她研究的是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皮肤吸收。PFAS。但卫生棉条并非紧贴皮肤,而是紧贴阴道壁。
关于阴道药物递送的研究表明,阴道通道为化学物质的吸收和循环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阴道通道富含动脉和淋巴管。阴道粘液粘稠,会将某些分子长时间附着在阴道壁上;这种近距离接触可以刺激吸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阴道环境是动态的。促进吸收的因素——如 pH 值、温度、粘液分泌和阴道壁厚度——可能会因个人的年龄、健康状况、性活动以及在月经周期中的所处阶段而异。
这种不断变化的环境给科学家们带来了挑战,他们希望精确了解卫生棉条置入阴道后会发生什么,以及身体会吸收多少有毒物质。广义上讲,研究人员可以从两种临床方法中选择。第一种方法是体内研究(in vivo),拉丁语意为“在生物体内”,由于在人类受试者身上进行研究的技术和伦理上的复杂性,通常包括对动物的研究。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倾向于设计体外研究(in vitro),拉丁语意为“在生物体外”。这些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整个生物体的干扰,同时分离出特定的身体状况。
伦敦米德尔塞克斯大学的研究员 Leonardo Pantoja 进行了一项此类研究。Pantoja 的团队使用了一种名为“Syngina”的装置来识别卫生棉条释放的微塑料。Syngina 以月经流量的平均速率释放生理盐水,直到卫生棉条发生泄漏;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制造商一直使用该设备来测试卫生棉条的吸收性。Pantoja 的研究结果于 2021 年发表,发现卫生棉条释放了数十亿个纳米塑料颗粒,这些颗粒会与阴道壁接触。Pantoja 解释说,许多卫生棉条中的纤维不是编织的,这使得释放纳米塑料的过程更容易。考虑到摩擦力和阴道压力的差异,Pantoja 怀疑他的研究可能低估了微塑料的释放。Pantoja 解释说,他的团队的目的是在最温和的条件下进行检查,以免夸大其研究结果可能带来的健康影响。
这些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整个生物体的干扰,同时分离出特定的身体状况。
在实验室之外,研究人员还可以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收集有关不良健康影响的数据。Kioumourtzoglou 共同撰写了一篇学术文章,该文章利用来自BioCycle 研究的数据,发现在使用卫生棉条的女性血液中汞含量较高。BioCycle 研究——一项在 21 世纪初于布法罗大学进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并非旨在研究卫生棉条的使用效果,而是跟踪了 250 名女性两个月经周期,以了解激素水平与氧化应激(一种最终可能导致疾病的化学不平衡状态)之间的关系。Kioumourtzoglou 和她的合著者获得了数据,并寻找参与者使用卫生棉条与血液中重金属含量之间的联系。
关于汞和其他金属的发现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但 Kioumourtzoglou 解释说,样本量非常小可能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
与所有研究一样,这项研究也有局限性。例如,参与者会自行报告有关其卫生棉条使用情况的详细信息。而 BioCycle 研究没有检测参与者血液中的草甘膦,这让 Kioumourtzoglou 无法回答她的问题。但 Kioumourtzoglou 表示,尽管研究发现了报告的卫生棉条使用与氧化应激之间的关联——即使这种关联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但这项研究可以用于吸引进一步研究的资金。
最近,她和一支研究团队获得了 35,000 美元的资助,用于一项小型试点研究,以分析市售主流卫生棉条中某些农药和金属的含量。一旦团队记录了这些污染物在卫生棉条中的浓度,他们就会将其置于研究志愿者提供的月经血样本中。Kioumourtzoglou 解释说,目标是观察是否有任何潜在有害化学物质从卫生棉条浸出到周围的血液中。
她希望更广泛的科学家群体也能继续进行关于经期产品的研究。她说:“参与研究的人越多,就越好。”
公共卫生专家表示,女性和青少年需要获得经期产品,他们一直致力于引起人们对经期贫困的关注——经期贫困是指无法负担或获得经期产品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经期贫困加上将月经与不洁联系起来的污名,已导致青少年辍学,也阻止了成年人充分参与工作。
污名也可能影响医生和护士在诊所向患者提供的医疗指导。中欧大学的 Winkler 教授说,一些医疗保健提供者对实质性问题培训不足。他们可能不会认真对待患者的担忧。“人们总是被告知这都是她们的臆想,”Winkler 说。她继续说,更好的性教育有助于提高月经素养,使人们能够对自己的身体做出自主、知情的选择。
但鉴于卫生棉条实际成分的模糊性,全面的性教育可能还不够。FDA 将这些和其它经期产品作为医疗器械进行监管,但这带来了很少的政府监督来确保成分披露。截至 2022 年,纽约是美国唯一一个要求制造商在包装上列出所有经期产品成分的州。(尽管纽约的法律仅适用于在该州销售的产品,但该规定似乎对在其他州销售的产品产生了连锁反应。)但即使有成分披露的规定,Pantoja 也解释说,“有机”或“纯净”等术语的含义并没有标准化。
今年夏天在 TikTok 上疯传的关于卫生棉条中二氧化钛的视频,重点关注了 This is L. 品牌,该品牌于 2019 年被宝洁公司 (Procter and Gamble) 收购。This is L. 卫生棉条标榜使用有机棉制成,并且该公司的营销承诺提供一种简单的产品:“只有您需要的成分,为您带来应有的信心、舒适和保护。不多,不少。仅此而已。”8 月 31 日,消费者对 This is L. 提起了集体诉讼,指控其营销误导。L. 的一位代表没有提供关于何时、如何以及为何在卫生棉条生产中使用二氧化钛的答案,而 P&G 公司也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一系列产品作为一次性卫生棉条和卫生巾的替代品越来越受欢迎,包括含有吸湿排汗面料的月经杯和经期内裤。然而,这些产品并非万能药,品牌透明度和监管问题也同样存在。与卫生棉条一样,月经杯被 FDA 监管为医疗器械,这意味着诸如医用级硅胶等材料的构成成分无需列出。它们曾卡在女性子宫内,并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相关(尽管一项2019 年的研究在超过 1,100 名月经杯用户中仅报告了 25 例不良事件)。
一家名为 Knix Wear 的经期内裤品牌正面临集体诉讼,消费者声称 PFAS“永久化学品”的存在与其内裤的营销相悖。据报道,另一品牌 Thinx 正在了结类似的诉讼。
对于在超市中穿梭于女性卫生用品区的女性来说,平衡成本、化学成分、环境可持续性和舒适度可能充满挑战。但 Winkler 说:“能够自己做出这些选择,我认为这非常关键。”
Colleen Wood 是一位居住在纽约市的作家和教育家。她的作品曾发表在《外交家》(The Diplomat)、《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新线杂志》(New Lines Magazine) 和《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 等刊物上。您可以在 Twitter 上关注她:@colleenwood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