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生病也要去上班的压力不仅对员工有害,对雇主也可能有害。根据9月13日发表在《职业与组织心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带病出勤”并不能确保持续的生产力和利润。实际上,它可能会使工作场所状况更糟,并在此过程中累积损失数十亿美元。
该研究由南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克莱尔·史密斯(Claire Smith)领导,她开发了一种新的、包含11个属性的“带病出勤压力量表”。该调查要求受访者就与工作相关的各种感受以1到7的等级进行评分。这些问题包括:
- 在我的组织中,使用病假或精神健康假的人会受到歧视。
- 即使我感觉不舒服,也被期望去工作。
- 在我的组织中,员工很少请病假或精神健康假。
史密斯随后收集了数百名参与者在四组独立调查中的反馈。在项目结束时,史密斯发现,长期以来期望人们带病工作,对组织的损害往往比简单地允许人们在家休息要大得多。
例如,在一项针对764名工人的研究中,许多人表示,他们参与带病出勤不仅是出于自身动机,也是因为他们的雇主让他们觉得这是被期望的。另一组800多名个人表示,这种压力让他们对组织产生了负面评价,这些感觉常常导致工作满意度和承诺度下降。另一组350名志愿者则将这些感受推向了更进一步。在审查他们的结果时,史密斯记录到,不仅生产力下降,还出现了“越轨”行为,例如虐待同事、盗窃和更高的离职率。
该研究的一份附带声明引用了《哈佛商业评论》对带病出勤可能造成的“惊人”代价,该评论估计这种有害趋势每年使美国工作场所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
[相关:研究证实,辛苦思考令人不快。]
史密斯在她的研究中特意指出,“个体员工的特征(例如,对社会认可的需求)以及他们工作的性质(例如,高绩效标准)不能完全归咎于带病出勤这一庞大且日益严重的问题。”相反,组织和研究人员都必须考虑工作场所的社会环境对员工施加的压力,迫使他们从事不健康、低效的带病出勤行为。
史密斯表示,解决方案主要在于雇主,他们应该努力制定更好的“灵活、个性化的政策和[支持系统],使员工能够为自己做出有效的出勤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