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中的人看起来很困惑,甚至有些烦恼。他们终于养成了每天喝大量水的习惯。问题是?他们也一直在上厕所。但是等等!社交媒体的文字叠加层给出了答案:所有的水分都在从他们体内流失,因为身体需要矿物质来帮助吸收水分。所以,他们拿起一小撮盐。是的,盐。
随着夏季炎热、大量饮水的日子来临,这样的视频越来越多。有没有什么理由需要补充盐分摄入?当然有。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是其中之一吗?绝对不是。
从根本上说,给饮料调味以阻止液体流经身体的说法并非错误。钠会与水结合,有助于维持体内液体的平衡。流失过多的盐——一种称为低钠血症的缺乏症——会导致肌肉痉挛和其他不良影响。然而,过多的盐也可能导致过多的水潴留。这意味着会过度腹胀——也就是说,你排尿的次数可能会减少,但可能会经历其他不舒服的副作用。
虽然“矿泉水”这个概念本身并非错误或有害,但将钠加入自来水并不能使其成为矿泉水。这类饮品通常是在天然水源地灌装的,并含有钙、镁等天然存在的元素——当然,也包括钠。除了腹胀,过多的盐可能会弊大于利,尤其是在血压方面。此外,我们大多数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盐分已经足够多了。
在剧烈、出汗的锻炼前后,少量额外的盐可能有助于提高电解质水平。但运动中我们究竟会流失多少这些必需的溶解物,因此需要补充多少,这一点仍不清楚。极限马拉松运动员也长期以来认为他们需要盐片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以避免在长距离比赛中抽筋、恶心和疲劳,但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有任何实际益处。
对于普通人来说,在水中加入一些喜马拉雅粉盐是没有意义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水分充足。
让我们回顾一下这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必须接受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每日饮水量规则——即使是个人所需的饮水量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你的运动量、当前天气状况和潜在的健康状况都会影响你需要多少水。
其次,几乎任何液体在某种程度上都有助于补充水分,但你必须权衡任何特定饮品的好处与其负面影响。例如,咖啡主要是液体(好处!),但咖啡因有利尿作用,这意味着它会让你有想上厕所的冲动(坏处!)。研究还发现,果汁、汽水和运动饮料能让人们更好地补充水分,并不是因为它们破解了让身体保留更多水分的神奇秘方;我们只是因为糖的味道好而喝得更快。
最后,一天中上厕所的次数也没有对错之分。排尿频率与许多因素有关——从年龄到遗传——而液体摄入量是其中之一。事情就是这样运作的。突然、不明原因的如厕频率变化可能确实表明存在更严重的问题,例如尿路感染,但因为喝水多而增加如厕次数并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