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助听器不应取代您的耳科医生

55 至 74 岁之间大部分可能受益于助听器的成年人并没有使用它们。但让它们非处方化并非万能药。
与任何健康干预措施一样,非处方助听器也有缺点。Mark Paton 摄于 Unsplash

本文最初发表于 The Conversation

美国零售商于 2022 年 10 月 17 日 开始销售非处方助听器,这是一项期待已久的举措,一些专家预测这可能在 让这些设备变得易于获得且价格实惠 方面改变格局。现在不再需要处方,也不再需要看医生,甚至不需要与听力专家进行试戴预约。

取而代之的是,美国人可以通过 在线购买或去最近的药店或大型超市进行一次性购买 来获得助听器。这些助听器仅适用于有轻度至中度听力损失的人群。对这些消费者来说,非处方助听器显然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

作为一名耳科/神经耳科专家——也就是专门研究耳朵疾病的专家——我喜欢说,如果说视力将我们与世界联系起来,那么听力则将我们与彼此联系起来。在我的实践中,我亲眼目睹了听力损失的患者常常在社交上退缩并变得孤立。他们不想将自己置于可能听错或显得心不在焉、不感兴趣或不聪明的境地。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研究表明听力损失 与抑郁认知障碍 相关的原因。

那么,听起来非处方助听器似乎是听力损失患者的绝佳解决方案,对吗?麻烦更少,成本更低——在许多情况下,便宜数千美元——并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人获得他们所需的帮助。但这并非如此简单。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此事做出最终裁决仅两个月后,非处方助听器的销售伴随着注意事项,甚至还有一些风险。

听力损失是如何发生的

听力专家将听力损失分为两大类:传导性感音神经性 听力损失。传导性听力损失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耳垢阻塞、鼓膜穿孔或中耳积液。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患传导性听力损失,而且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问题中的许多都可以相对容易地纠正。

但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是由内耳、听神经和大脑的问题引起的。最常见的是,负责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 的微小耳蜗毛细胞受损。大脑将该信号解释为鸟鸣或孩子笑声。毛细胞损伤通常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这些细胞在人类以及任何哺乳动物体内都不会再生。

无论是传导性还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助听器已被证明对听力损失患者有巨大的帮助。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2019 年,45 岁及以上成年人中有 7.1% 使用助听器

非处方助听器的问题

在非处方助听器可用之前,患者需要进行正式的听力测试和评估。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并非所有听力损失都相同;听力专家——耳鼻喉科医生和听力师——都经过培训,能够解读患者正在经历的听力损失类型。然后,他们会提出听力治疗的建议。如果患者需要助听器,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会为其试戴并适配

但购买非处方助听器不需要这些——不需要耳科检查,不需要听力测试,也不需要试戴。尽管这种捷径方法肯定更便宜且更易于获得,但它可能并不适合正在经历听力损失的人,原因有很多。

首先,患者可能患有慢性感染或需要医疗或手术治疗的疾病,而不是助听器。其次,一些患者可能适合通过手术矫正听力损失。第三,一只耳朵听力损失或两只耳朵听力差异较大的患者,可能在听觉和平衡神经上长有良性肿瘤。这通常需要手术或放射治疗。同样,助听器对这种状况无效。

此外,对于那些可能受益于非处方产品的人来说,并非所有助听器都适合每个耳朵——“一刀切”绝对行不通。还有另一个注意事项:不建议 18 岁以下人群使用非处方助听器。

最后,一些患者的听力损失可能太严重,以至于这些设备无法提供任何帮助。相反,许多听力损失更严重的患者可以选择人工耳蜗植入,它本质上是一根带有电极阵列的导线,通过手术植入耳蜗——位于颅骨深处、毛细胞的骨性“住所”。电极直接刺激听神经,绕过受损的毛细胞。对这些患者来说,人工耳蜗植入提供了重获听力的绝佳机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将有更多人能够成为这种医疗奇迹的候选人。

大约 80% 的 55 至 74 岁之间可能受益于助听器的成年人并没有使用它们。新的非处方助听器对合适的患者寄予厚望。但买家请注意:它们并非万能药。并非所有顾客都会对非处方助听器满意——并且去看医生或听力师的访问仍然至关重要。The Conversation

Bradley Kesser 是弗吉尼亚大学的耳科和神经耳科教授。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