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发布于 Knowable Magazine。
仔细听一段口头交谈,你会注意到说话者会使用许多小小的准词——嗯哼、嗯、啊?等等——这些词本身并不传达关于谈话主题的任何信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语言学家们大多将这些发音视为无关紧要的噪音,是说话者不那么口齿清晰时堆积在语言边缘的浮萍和残渣。
但这些小词可能比这重要得多。一些语言学家现在认为,它们根本不是碎屑,而可能是 调节谈话流动的关键交通信号,也是协商相互理解的工具。这使它们处于语言本身的核心——而它们可能是人工智能最难掌握的语言部分。
“这个现象就在我们眼皮底下,我们却几乎没注意到,”荷兰拉德堡德大学语言学家 Mark Dingemanse 说,“结果却颠覆了我们对复杂语言何以可能的基本认识。”
在语言学的大部分历史中,学者们倾向于关注书面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有记录。但一旦对话录音成为可能,他们就可以像分析书面语一样来分析 口头语。
当他们这样做时,他们观察到感叹词——也就是说,不属于更大句子的一部分的简短的发音,通常只有一个或两个词——在日常对话中无处不在。“每七个发音中就有一个是这些东西,”Dingemanse说,他在2024年的《 语言学年鉴》中 探讨了感叹词的使用。“你每隔12秒就会发现这些小东西飞过。显然,我们需要它们。”
许多这些感叹词用于调节对话的流畅性。“把它想象成一种用于互动交流的工具箱,”Dingemanse说。“如果你想进行流畅的对话,这些就是你需要的工具。”例如,说话者发出的嗯或呃信号表示他们即将停顿,但尚未说完。而听话者发出的快速啊?或什么?则可以表示沟通失败,需要说话者进行弥补。
这种需求似乎是普遍的:在一项对全球31种语言的调查中,Dingemanse和他的同事们发现, 所有语言都使用一个简短、中性的音节,类似于啊?,作为一种修复信号,这可能是因为它发音迅速。“在遇到困难的那一刻,你需要最简单的疑问词,而这正是啊?的作用,”Dingemanse说。“我们认为所有社会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原因相同。”
其他感叹词充当一些语言学家称之为“继续信号”的词,如嗯哼——这是听话者发出的信号,表示他们正在认真听,说话者可以继续说下去。同样,这个词的形式也与其功能非常匹配:因为嗯哼是用闭着嘴发出的,所以很清楚发出这个信号的人无意发言。
手语通常以不同的方式处理继续信号,但博雷尔(Börstell)说,同时打手语的两个人比同时说话的两个人产生的干扰要小,他是挪威卑尔根大学的语言学家 Carl Börstell。例如,在瑞典手语中,听话者经常用是的作为长时间的继续信号,但为了让这个信号不显眼,发送者 倾向于将手放得比平时低。
不同的感叹词可以发送略微不同的信号。例如,想象一下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描述如何组装一件宜家家具,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心理语言学家 Allison Nguyen 说。在这种对话中,嗯哼可能表示说话者应该继续解释当前步骤,而是的或好的则表示听话者已经完成了这一步,是时候进行下一步了。
哇!还有更多
Dingemanse说,继续信号不仅仅是出于礼貌——它们对对话至关重要。在二十多年前的一项经典实验中,34名本科生听另一个志愿者讲故事。一些听众发出了通常的“我在听”的信号,而另一些——被指示计算以字母t开头的单词数量——因为分心而无法做到。研究人员发现,听话者缺乏正常信号导致 故事的讲述质量下降。“这表明这些小词非常重要,”Dingemanse说。
Nguyen也同意这些词远非毫无意义。“它们对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非常有益,”她说。她现在正在研究表情符号在文本对话中是否起着类似的作用。

感叹词的作用甚至比调节对话流程更深远。感叹词还有助于协商对话的基础规则。每次两个人交谈时,他们都需要建立对彼此出发点的理解:每个人一开始知道什么,他们认为对方知道什么,以及他们想听多少细节。这方面的大部分工作——语言学家称之为“接地”——是由感叹词完成的。
“如果我给你讲故事,你说了‘哇!’之类的话,我可能会觉得受到鼓励,然后添加更多细节,”Nguyen说。“但如果你说了‘嗯哼’,我就会假设你对更多细节不感兴趣。”
接地(grounding)的一个关键部分是弄清楚每个参与者对另一方知识的看法,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所(Catalan Institution for Research and Advanced Studies)的理论语言学家 Martina Wiltschko 说。一些语言,比如普通话,明确区分“我在告诉你你不知道的事情”和“我在告诉你我认为你已经知道的事情”。而在英语中,这项任务很大程度上落在感叹词上。
Wiltschko最喜欢的例子之一是 加拿大的eh?“如果我告诉你你有一只新狗,我通常不是告诉你你不知道的事情,所以对我来说告诉你很奇怪,”她说。但“你有一只新狗,eh?”通过将陈述标记为对说话者而不是听话者的新闻,消除了这种奇怪感。
其他感叹词可以表明说话者知道他们没有给对方他们想要的东西。“如果你问我巴塞罗那的天气怎么样,我可以回答‘嗯,我还没出去呢’,”Wiltschko说。嗯(Well)表示她没有完全回答问题。
Wiltschko和她的学生们已经研究了20多种语言,并且他们发现每一种语言都使用小词来进行类似的协商。“我还没有发现一种语言不具备这三个基本功能:我知道什么,我认为你知道什么,以及轮流发言,”她说。她补充说,它们是调节对话的关键:“我们正在建立共同点,并且我们在轮流发言。”
像这样的细节不仅仅是语言学家沉迷的奇闻。Wiltschko指出,正确使用感叹词是说一口流利 第二语言的关键,但语言教师通常会忽略它们。“在语言教学中,使用嗯和呃会被扣分,因为你‘不流利’,”她说。“但母语者会使用它们,因为它们有帮助!它们应该被教授。”她还指出,人工智能在运用感叹词方面也可能遇到困难,这使得它们成为区分计算机和真人的最佳方式(见图表)。
感叹词也为我们了解人际关系提供了窗口。“这些小标记能说出你很多想法,”她说——而且它们比实际内容更难控制。也许夫妻治疗师会发现,感叹词能让他们对客户如何看待彼此以及如何在对话中协商权力获得有益的见解。她表示,感叹词哦(oh)经常表示对抗,例如“你想出去吃晚饭吗?”和“哦,现在你想出去吃晚饭了?”之间的区别。
事实上,这些小词直接触及了语言的核心及其存在的意义。“语言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需要相互交流,”Börstell说。“对我来说,这是语言如此成功的主要原因。”
Dingemanse更进一步。他说,感叹词不仅仅促进我们的对话。在协商观点和接地方面,它们也是语言讨论语言的方式。
“用啊?你不仅仅是说‘我不明白’,”Dingemanse说。“它是‘我明白你想告诉我某事,但我没理解。’”这种自反性使得更复杂的语言和思维成为可能。事实上,他说,“我认为如果没有这些简单的词,我们就不会有复杂的语言。”
本文最初发布于 Knowable Magazine,这是一个来自《年鉴评论》的独立新闻项目。订阅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