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画出了他们 Grim—和充满希望—的 COVID 现实

一个孩子在画作中写道:“你呕吐,然后咳嗽,之后你会感觉好起来,或者死去。”
A drawing made by a five year-old child in Sweden with the description, “A boy coughed and put his hands over there (on the house) and someone came and touched it, then they got sick. X means that you shouldn't go outside and catch bacteria. The bacteria are underground. Blue faces mean you feel sick.”
瑞典一名五岁儿童的画作,配有文字说明:“一个男孩咳嗽,把手放在那里(指着房子),然后有人过来摸了,他们就病了。X表示你不应该出去,会感染细菌。细菌在地底下。蓝色的脸表示你感觉不舒服。” 瑞典儿童艺术档案馆

三月,标志着美国新冠疫情封锁开始三周年。2020年,这一年充满了变革和恐惧,大型体育赛事被取消,成千上万人感染了这种新型病毒并死亡,数百万人转为居家办公和在线学习。世界就此永远改变——尤其是对孩子们来说。

皮尤研究中心在2022年秋季对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8%有K-12学龄子女的家长表示,疫情的第一年对他们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或比较负面的影响。此外,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在2022年的一项调查研究回顾中发现,“新冠疫情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且实质性的”,并呼吁进行更多设计精良的研究来探讨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关:新冠疫苗对儿童和青少年预防死亡仍然至关重要。]

现在,瑞典的一组研究人员正在通过孩子们绘制的图画以及他们对自己作品的解释,来更好地了解他们对新冠病毒的感受、信念和想法。一项于3月2日发表在《Acta Paediatrica》杂志上的小型研究发现,普遍的主题是描绘取消的活动、疾病和死亡的细节图画,孩子们对这种疾病有相当多的了解。

该团队收集了91幅来自4至6岁儿童的画作,这些画作是在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期间提交给瑞典儿童图画档案馆的。该项目是疫情期间儿童在公共空间声音调查的一部分。

“这项研究进行起来非常有趣。我其实不太确定医学期刊是否会发表这篇文章,但他们发表了,包括孩子们的画作等一切内容,”合著者、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儿童健康和社会医学医师Anna Sarkad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他们使用一种名为符号学视觉分析的方法来分析这些画作,这种方法关注图像的指示意义(图像代表什么以及如何代表)和内涵意义(相关的含义)。分析还考虑了孩子在画作旁边的亲笔解释。

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最小的孩子也受到了疫情的严重影响。除了取消的计划和描绘生病及死亡人物的图画外,恐惧、担忧以及思念祖父母也是他们共同的主题。新冠病毒经常被描述成一个怪物,而其他孩子则描述了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病毒侵害。一幅画甚至描绘了两个孩子正在与一个巨大的病毒进行一场剑术决斗。

瑞典一名五岁儿童的画作,配有文字说明:“新冠。两个孩子正在与新冠战斗。” 图片来源:瑞典儿童艺术档案馆.

[相关:有食物过敏的孩子更不容易感染新冠。]

“这些画作上常常沾满了鼻涕。在一幅画上,一个孩子写道:‘你呕吐,然后咳嗽,之后你会感觉好起来,或者死去’,并配有非常清晰的插图,”乌普萨拉大学的合著者兼博士生Maria Thell在一份声明中解释道。 

研究发现,孩子们对病毒也相当了解,包括病毒的传播方式和症状。在91幅画作中,14幅描绘了洗手,17幅描绘了咳嗽等症状,44幅则描绘了病毒本身。

“作为一名有儿童和青少年科学背景的研究人员,我非常希望进一步发展这种方法,”Thell说。

该团队的研究将继续进行,接下来将研究7至11岁儿童的画作。 

“通过鼓励年幼的孩子们使用开放式提示(例如,疾病的感觉、样子,或者现在有什么不同)来画画,可以了解他们对情况的解读以及相关的情感,”作者们在研究中写道。 

此外,他们写道,儿科医生可以利用儿童的画作来评估他们对新冠病毒以及其他健康问题的感受,并从中获得对他们内心世界的独特洞察。这有助于成年人更好地了解孩子理解或不理解的内容,并识别他们可能产生的任何“不利的幻想”。 

一项对英国儿童进行的调查发现,7至11岁的儿童对该病毒造成的社会限制、疾病和死亡有高度的认识。在西班牙希腊也进行了类似的对儿童画作的回顾性研究。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Laura Baisas Avatar

Laura Baisas

新闻编辑

Laura 是 Popular Science 的新闻编辑,负责报道各种主题。Laura 对所有水下事物、古生物学、纳米技术特别着迷,并探索科学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