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脚部刺痛竟是一种由老鼠传播的脑寄生虫

广州管圆线虫病通过啮齿动物、蛞蝓和蜗牛传播。
black rat sits on cage
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也可以通过蜗牛和蛞蝓的黏液传播。图片来源:Deposit Photos

脚部刺痛通常是血液循环不良的结果。但有时,它可能预示着一个更可怕的场景:寄生虫在啮齿动物、蛞蝓和蜗牛体内孵化后,在你的大脑中安家落户。这不幸地发生在一位30岁的女性身上,她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也称为鼠肺线虫病)的病例最近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篇病例研究中被重点报道。

什么是鼠肺线虫病?

鼠肺线虫病是由人体对寄生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的免疫反应引起的。A. cantonensis的生命周期始于老鼠吃下受感染的蜗牛或蛞蝓。一旦被吞食,寄生虫就会迁移到啮齿动物的肺部并产卵。变成第一阶段幼虫后,A. cantonensis会通过老鼠的粪便排出,随后被蜗牛和蛞蝓吃掉。寄生虫幼虫在腹足动物体内发育成熟,从而使循环得以重复。

但有时其他动物——甚至植物——也可能参与其中,为人类传播埋下隐患。陆蟹和淡水虾等物种也会吞食受感染的蛞蝓和蜗牛,这会增加寄生虫的传播。同时,幼虫有时会在腹足动物移动时留在它们的黏液中,这些黏液可能附着在水果和蔬菜上。人类可能因此通过食用未properly 清洗的绿叶蔬菜或未煮熟的甲壳类动物而感染。以上这些原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很可能是这位患者感染鼠肺线虫病的原因。

一场旅行噩梦

在这篇病例研究中,患者的症状起初相对不明显。在经过为期三周的海外旅行,包括在日本、泰国和夏威夷停留后几天,这位女性开始出现脚部轻微灼痛感。灼痛感很快蔓延到腿部,并伴有严重的疲劳。她最初将这些问题归咎于时差,但疼痛最终加剧,她还开始出现剧烈头痛。

她第一次去急诊室的检查结果只显示白细胞计数略有升高,表明她至少正在抵抗某种感染。在没有找到解决方案且病情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几天后,这位女性又去了另一家医院,这次还出现了轻微发烧。静脉注射的抗炎药和抗焦虑药似乎终于有所帮助,之后医生再次让她出院。

Life cycle illustration of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人类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宿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图片来源:Zunt et al.,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5

第二天醒来,这位女性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另一次旅行。然而,出现了一个小问题——她实际上并没有预订第二次旅行。她的室友注意到了她的困惑,并鼓励她回去睡觉,同时通知了她的伴侣她的异常行为。几个小时后,她又一次被送往医院。

进一步的血液检查和CT扫描没有显示任何寄生虫的迹象。最终,通过腰椎穿刺评估她的脑脊液,发现了由一种称为嗜酸性脑膜炎的寄生虫引起的罕见脑部感染的迹象。在回顾了她近期的旅行和持续加重的症状后,医生们终于认为他们可以自信地确定罪魁祸首: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健康的结果

如果不及时治疗,广州管圆线虫病可能很严重。例如,2010年,一名19岁的澳大利亚男子因酒后打赌吃了一只活蛞蝓而生病。该患者最终陷入了近14个月的昏迷,导致他下半身瘫痪,直到2018年因相关并发症去世。

在这起近期病例中,情况似乎要轻微得多。在住院六天并接受为期两周的药物治疗(包括泼尼松、阿苯达唑和其他药物)后,该患者似乎已无症状,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体内的“不速之客”也已清除。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