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复用头部去撞击快速移动的物体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的,但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却是家常便饭。在一次训练或比赛中,他们可能会几十次地用前额去顶球。但用头顶球可能会伤及大脑。
根据本周在神经科学学会年会上发表的对业余足球运动员进行的研究,这种被称为“头球”的技术会损害大脑的白质,并且对女性的损害比男性更大。相似的头球次数似乎会导致女性大脑更多区域发生变化,并且她们大脑受损的总体积更大。
头球被认为是一种亚脑震荡冲击,即对头部造成的撞击不会引起任何临床症状。但它仍然会造成损伤。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员托德·鲁宾说:“人们开始认为,终生累积的亚脑震荡损伤可能导致长期的功能缺陷。它不像人们曾经认为的那样无害。”
白质由传递大脑不同区域之间信息的前突组成。它本质上是大脑信号和信息的高速公路。在严重脑震荡中,大脑的白质通路会被拉伸和撕裂。但这项新研究建立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表明即使没有脑震荡,反复的头球也会损害白质。根据2013年的一项研究,每年头球次数达到1000次左右的足球运动员会出现可观察到的白质变化。
鲁宾对缩小男性和女性之间白质变化差异的研究很感兴趣,他比较了49名男性和49名女性业余足球运动员,他们的年龄和去年报告的头球次数均匹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脑震荡:她们报告的脑震荡次数更多,她们症状更多,并且这些症状持续时间更长。
该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迈克尔·利普顿说,有可能亚脑震荡损伤造成的损害增加,使女性更容易发生总体脑震荡。
关于脑震荡的性别差异有两种主要理论:一是颈部力量和体重差异意味着女性承受的撞击力更大;二是激素和遗传因素起作用。鲁宾的研究并未试图量化性别差异的原因,但他希望未来在小鼠模型上的工作能有助于弄清导致白质损伤差异的一些机制。
利普顿说,长远目标是弄清楚无论男女,多少次头球的累积会导致损伤。“我们正专注于尝试确定多少剂量的头球会带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