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鳗是生存者,它们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并非因为长得漂亮。 在过去大约3亿年里,它们一直在做它们最擅长的事情:分泌黏液,然后溜走。
这些无骨鱼(是的,它们确实是鱼)因其释放出一种拉伸性强、粘性强的黏液而备受研究和厌恶,这种黏液可以迅速膨胀,堵塞捕食者的喉咙并堵塞它们的鳃。它们还拥有 松弛、无弹性的皮肤,可以防止鲨鱼的牙齿刺穿 它们肌肉发达的身体。
然而,生物学家仍在努力弄清楚它们著名的黏液到底是如何运作的,因为这堪称一项工程奇迹。这种黏液能迅速膨胀以填满捕食者的嘴巴,但直到最近,专家们还不确定具体原因。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接口学报》上 的一项新研究 表明,这更多地与它们受到攻击时所处的周围水体有关,而不是与盲鳗本身有关。
盲鳗的黏液由两个关键成分组成:粘液和纤维。粘液部分很容易理解,但纤维部分则有点复杂。黏液纤维缠绕在线团中,这些线团看起来几乎和毛线团一模一样(只不过它们的宽度是两个人头发丝的宽度)。这些纤维团会解开,而正是这种运动帮助黏液在零点几秒内膨胀到之前的10,000倍。之前的研究表明,线团可以在没有太多外部帮助的情况下解开,但它们不像发条玩具那样有弹簧。如果相对平静,它们最终会完全解开,但这比在攻击期间所需的时间要长得多——需要几分钟。
研究人员想弄清楚是什么让线团在压力下膨胀得如此之快。他们假设,周围水流的运动——在鲨鱼攻击时会更加剧烈——有助于触发解开过程,因此他们开始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这些线团。每个线团都有一个松散的末端,如果你拉扯那个线头,就可以将整个线团解开。但如果水流在周围拖拽线团,这一切就可以发生得快得多。根据他们(极其复杂)的模型,仅靠水的阻力就能促使线团在几百毫秒内解开,如果线团卡在鲨鱼牙齿等表面上,甚至会更快。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切都表明水流是这一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尽管其他因素——如与黏液成分的相互作用或水的盐度——也可能影响速度,但正是水的阻力真正加速了膨胀。
所有这些巧妙的进化设计帮助盲鳗在数亿年来几乎保持不变地生存下来,尽管对我们哺乳动物来说它们可能非常令人反感。